特稿|“上海公报”和他们的人生:中美民间交往50年(3)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对于当时20岁的美国女孩琼·考夫曼而言,尼克松访华让她之后的人生该做什么一下子就明朗了。她在大学期间就对中国以及中国研究产生了兴趣,但父亲有点担心她学的专业不太好找工作,“亲爱的,你学的科目很有趣,但你打算毕业之后找什么工作呢?”尼克松访华让考夫曼觉得,自己的专业被证明不仅是个人兴趣,而且具有职业潜力。只是,考夫曼的中国之旅还要再等上几年。
“上海公报”发表后,中美仍然经历了将近7年的漫长谈判才在1979年正式建交,这一年,沈丁立以物理满分的成绩考进了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1979年后短短几年内,中美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就远远超过了1949年以前的水平,更大的变化到来了。
“中国一直在变化”
“他(邓小平)知道……为了与美国建立联系,以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是重要的一步。” 已故的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傅高义在他的名著《邓小平传》中这样写道。而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于中美建交最期待的领域是科学,在他看来科学是实现现代化最关键的因素,而美国在这方面大大领先。
197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科学顾问弗兰克·普赖斯(Frank Press)率领第一个科学代表团访华,这是有史以来美国出访国外的最高规格科学代表团。邓小平向普赖斯建议美国立刻接受700名中国留学生,而他更大的目标是美国在未来几年接受数万名留学生。普赖斯大感意外,急不可待地在华盛顿时间凌晨3点打电话把卡特吵醒,请他同意马上答应邓的请求。卡特给了普赖斯肯定的答复。
不过,中国第一批大约50名留学生,还是在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不久后才飞往美国的。随着中美建交飞往美国的,还有邓小平。中国电视上每天播出的新闻和邓小平访美期间制作的纪录片,展现了美国生活十分正面的形象——工厂、交通、通讯,以及住在新式住宅、拥有各种现代家具、穿着时髦的美国家庭。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访美使很多中国人有机会直观地看到美国,邓小平也鼓励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兴趣,希望这有助于中国观众明白自己的国家是多么落后,多么需要变革。
邓小平在华盛顿与卡特总统会谈后,双方签署了有关领事馆、贸易、科技和文化交流的协议。在此后5年的中美交流中大约有19000名中国留学生赴美。傅敏庄在教研室的闺蜜袁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她于1980年启程赴美,到休斯敦得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A)访学。MDA是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中心,也是全球最出名的癌症研究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