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歌谣|听流沙河讲《诗经》,停止精神内耗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从几岁起就学诗,诗歌早已渗透进国人的文化基因。开心时需要抒发,失意时需要感怀,奋进时需要勉励……不论日子怎样烟尘满面,总有一片灵魂的栖息地,那儿回荡着诗的气息。
追溯诗的源头。《诗经》是中国古代蕞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上次鲜明地跃入我心,还得是去年冬。背着书在桃花溪边来回走,对岸的芦苇随风摇曳,举起手机定格一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阴雨连绵,寒气萧瑟,年年又年年,蒹葭就这样不疾不徐摇曳了几千年,温柔治愈。在《诗经》里,它还意味着美好正在发生。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充满生活气息。先民情绪饱满,歌声韵律优美,哪怕针砭时弊的“硕鼠硕鼠,勿食我黍”表达出来也带些冷幽默。
流沙河先生对《诗经》的讲解——这本《野性的歌谣》,刚好有同样的气质:天真、烂漫、有生趣。从诗经305篇中选取81篇典型篇目,追溯诗歌本质。它们本是先民的歌谣啊。要知道,同时期四大文明古国的人们都在游走唱诗。文本双色印刷,入眼93幅全彩插画。原文生僻字还有注音!
市面上能看到的《诗经》解读,大部分侧重于其文本的文学性,而本书更多的是带我们复原先民的情感和生活,读来非常丰富、鲜活。读到好诗会快乐,读到好的解读何尝不是呢?像听了一场场纸上讲座。还能看到历代诗评,可谓百家争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是一个花花公子在那里炫耀,说人家女子主动约他,又依依不舍送他。每一章前半部分的语气都在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