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之外,基金经理也是活生生的人|巴伦访谈(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这给了我一个启发:我本科学的是新闻,研究生学的是管理,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财经证券记者之一,现在做的是投资,我的职业经历也融合了财经媒体和资产管理行业,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跨界优势,同时加上我这些年在投资界积累的人脉资源,可以通过访谈对话的形式,给读者朋友们呈现一些不一样的投资方面的内容。
《巴伦周刊》:在我们看来,同行访谈可能更为关注受访基金经理投资方法论的形成,包括职业经历等等,您是如何作出跟媒体不太一样的基金经理访谈的?
肖冰:作为一个基金经理的身份,来访谈各路投资高手,我在设计采访提纲时有以下考虑:首先,要结合我对他们每个人的了解,尽量把每个人的特长呈现出来;其次我是2016年上半年开始管产品,在管理基金的过程中,也碰到的一些问题和疑问,自然而然会向熟识的同行朋友请教,这其实是一个从基金投资管理的业务层面来做的交流,而这个交流形成文字并见诸媒体之后,也就为读者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在访谈中,我比较注重层层深入,深挖背后逻辑和价值观,让被访谈者有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呈现。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在“术”的层面,有助于读者(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更好地理解基金经理每一个大的决策背后的思考是什么,二是在“道”的层面,能够对一个基金经理有更深一层的把握,因为每个人多年形成的风格、信念,不会轻易改变。
另外,我的访谈对象,基本上都是一些多年相熟的老朋友,或者是朋友介绍的朋友,这样的话大家交流时,心态比较放松,相对容易把话题说开。
我拿博时基金前同事杨锐博士那篇访谈来举个例子。他那篇访谈的主题是如何看待宏观投资,这个话题其实不少见,很多投资研究方面的分享都是关于宏观的,但是宏观恰恰又是最难掌握的。
杨锐当年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之后直接就进了博时基金,比我早几年,最开始从宏观策略策略分析师做起,做到了我们博时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再后来被公司派到纽约大学去当做访问学者,还去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联博基金(Alliance Bernstein)的股票投资部门(纽约)工作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