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48位无名烈士“留名”,她当了32年守墓人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清晨,阳光洒向鲁北的一个小山村。94岁的赵银亭在儿子管玉贵的搀扶下,缓步走向一处林场。林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归化村,林场尽头矗立着一处高台。拾级而上,一座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
这里是48位参加抗日战争无名烈士的长眠之地。“我要为他们守墓。”为了这句承诺,赵银亭在归化烈士陵园旁,一住就是21年,至今守护了无名烈士32年。
如今,烈士陵园已修葺一新,旁边矗立着归化革命历史纪念馆,成为当地重要的主题教育基地。48名无名烈士的故事,正被更多人知晓。
赵银亭老人给孩子讲守墓的故事 受访者供图
“我就是他们的家人”
赵银亭捡起地上枝叶,轻抚墓碑,举手间就像拂去老友身上的微尘。青松翠柏间,昔日喧嚣渐渐远去,隐匿在此的历史缓步走来。
1941年冬天,抗日部队转移北上,途经当时的商惠县,即今天济南商河县和滨州惠民县一带,遭遇日寇合围,部分战士奉命掩护部队突围。
在突围中,大部队在归化村附近遭遇埋伏。眼看越来越多战友惨死在敌人的机枪炮弹之下,48名勇士选择引开敌军主要兵力,掩护大部队撤离。最终因弹药不足,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当晚,附近村民见烈士们衣着简陋,便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又将遗体用棺木装殓,葬在归化村南湾边。
战士们心怀家国、献出生命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当时年仅12岁的赵银亭。“他们牺牲时不足20岁,没有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家在哪里。”每当谈起这48位无名烈士,赵银亭抑制不住流下泪水。
1947年,赵银亭加入村妇女救国会,组织周边群众做军鞋、缝军衣,每天忙到半夜。新中国成立后,赵银亭曾担任归化村党支部书记,在岗期间常去陵园清理杂物。
考虑到烈士墓地地势低洼,极易受雨水侵蚀,当地出资将原址迁至村北古寺院遗址的土台上。1965年,归化烈士陵园建立。此后,附近村民自发守护着陵园。
1992年,为了更好管理陵园,村里计划安排专职守护人,但派谁去迟迟未定。一筹莫展之际,已退休的赵银亭一口答应“我愿意去!”邻居和儿女们都不理解:“隔三岔五看一眼就可以了,何必要一直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