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燃烧,呐喊的人性——一同走进韩国电影《燃烧》(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是伴随当代社会发展下产生的幽灵,而“当代虚无主义,乃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及在其物化状况下欧洲传统的虚无思想的复活。”马丁·海德格尔支持了尼采的见解:“虚无主义是一个过程,是最高价值贬黜、丧失价值的过程。”因而,海德格尔认为,因对存在的屏蔽与剪切,使得作为一种存在的虚无便成了虚无主义。如今人们的生活空虚而无意义,正如庄周梦蝶一般,可是存在与虚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人都会有虚无的时刻,只是电影利用了戏剧化的冲突与限定,将虚无放大了,如同白素贞水淹雷峰塔,虚无的海洋被放大,让观众们也能感受到那层窒息与愤怒。人们也会意识到感叹人生的虚无或许不是无病呻吟,拥抱生命的真正价值才是人生的意义。
三、阶级矛盾下的存在主义
一直以来,韩国电影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且韩国电影尤其喜欢探讨阶级矛盾,以阶级矛盾来凸显当下韩国社会中人的异化与虚无。
韩国社会阶级矛盾之间的剧烈冲突正好可以展示整个社会的错乱,体现人们如何存在。正如韩国电影《寄生虫》、《小姐》、《分手的决心》等作品,都展现了看似平静的生活中戏剧性的一面,将基于人的存在思考放置于冲突的阶层矛盾中,仿佛一潭压抑的秋水,下面暗流涌动。
通过展现阶级矛盾,一方面呈现了阶层对个体所造成的压抑与剥削,另一方面又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冷漠和荒谬,将人性的复杂维度在激烈的矛盾中展现,也让人们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意义,这是电影探讨阶级问题的重要意义之一。
《燃烧》展现出了韩国底层边缘人阶层的存在困境以及各阶层之间关于存在的冲突,它用戏剧化的冲突展开社会激烈冲突问题的讨论,虽然最终主人公仍是在追求社会秩序与伦理关系中走向燃烧消逝。影片中的Ben有着财富,有着良好的物质财富,可是他的灵魂是空虚的,如同早已被物质侵蚀的空壳,所以他的内心变态而扭曲,他仿佛就是工业化和消费时代下恐怖的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