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世界的“熊猫队长”回来了,听听“熊猫之父”怎么说?(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1983年,我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期间,共同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通过与世界自然基金会持续5年的合作研究工作,胡锦矗及其领衔的合作研究团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习性的著作———《卧龙的大熊猫》。 不仅在调查研究上成果显著,胡锦矗还培养了很多人才。 “1984年,我开始带研究生。”胡锦矗说,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一种实践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分别在卧龙、岷山、凉山、相岭建立了四个大熊猫生态观测站,我经常带着我的研究生到观测站学习,让他们深入野外环境,学以致用。不仅如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把自己在野外调查的所见所闻、采集的标本、拍摄的照片和科研成果全数教给学生。” 采访中,胡锦矗手机的微信群会时不时“咚咚咚”地响起消息提示音。每当响起声音,胡锦矗便要拿起手机耐心地回复。
“群里全是我的学生,他们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或者询问我的近况,我都会及时回复。”虽然已89岁高龄,但胡锦矗用起智能手机却毫不含糊,发文字、语音、照片都得心应手。 “我指导了100余名研究生,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国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包括中科院院士、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魏辅文,为青藏铁路设计藏羚羊通道的杨奇森,我国海洋兽类研究权威专家、长江学者杨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年轻的熊猫专家张泽钧等,我的学生都比我厉害。”说起自己的学生,胡锦矗满脸骄傲。
人物简介:胡锦矗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原所长, 世界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 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 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和 “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 他被誉为我国的“熊猫之父”“熊猫教授”、研究“国宝”的“国宝”。
●南充日报记者 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