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麋鹿:我国特有珍稀动物如何回归故乡?(11)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当大木箱被打开时,有两只麋鹿跑上了飞机跑道,现场一阵惊慌。“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试图抓住它们,但一开始并未成功,后来总算把它们全都安全的装上了卡车,慢慢开往南海子。”玛雅在《我在中国三十年》一书中如是写道。
按照规定,外来的动物必须经过隔离后才能放养。因此,这20只麋鹿一到北京麋鹿苑,就被送进竹篱笆围起来的隔离区,隔离了三个月。
11月11日,麋鹿出栏的日子终于到了。北京麋鹿苑为此精心准备了一场放鹿仪式。“消息很早就传开了,我特意从南郊农场赶到现场观看。”张友才记得,那一天,隔离区外站满了人,有塔维斯托克侯爵,还有“麋鹿回归中国项目组”众多中外专家。
寒风凛冽中,隔离区的竹门被打开,大家不约而同地朝门的方向观望。或许是麋鹿“近乡情怯”,等了几分钟,除了北风的呼啸,没有任何动静。玛雅后来解释说,“是因为围栏里面比较暖和,麋鹿不愿意出来。”
几名饲养员进入隔离区,温柔地将它们赶了出来。虽然有些被动,但麋鹿们跑出来后,开始撒欢狂奔,哒哒哒的声响,回荡在南海子上空。站在篱笆门外的塔维斯托克侯爵激动地说:“我的曾祖父从20世纪初就开始致力于麋鹿的保护,能将他的保护事业延续至今并成功画上一个阶段性句号,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麋鹿苑的工作人员就像“新手爸妈”,看着万里迢迢归来的“孩子”开始担心:养尊处优的麋鹿能不能安全过冬?会不会适应它们祖先栖息的地方?
未来仍是一个未知数。
北京的冬天,寒冷干燥。大家担心麋鹿受冻,早早给它们搭建了几处窝棚,以避风雪。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只领情的。据北京麋鹿苑原主任张林源回忆,“无论刮风还是下雪,它们宁可挨冻也不进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才发现,麋鹿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拥有适应环境的生理机能和本领。它们为应对夏天的酷暑和冬天的严寒,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换毛。夏毛薄而稀疏,冬毛就像一件厚毛衣,再大的风也难吹透。
“不是麋鹿不知冷暖,而是我们当时不了解麋鹿罢了”。张林源意识到,“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一定要尊重它,尊重自然。我们一厢情愿地给它们创造条件,未必是一件好事。”
“新手爸妈”们让麋鹿在散养区自由生长、自由恋爱。夏季,麋鹿开始进入发情期。威风凛凛的雄鹿给鹿角上挂满长草,身上涂满带有自己粪尿的淤泥。钟震宇解释说,“这是它们在显示自己的强壮,从而吸引更多的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