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建交七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二」同行七十载文化篇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卓、曲宁、张燕、艾达):今年是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建交七十周年。七十年间,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真诚友好,不断滋养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也在中阿交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尔巴尼亚是与新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之一。随着外交关系的建立,中阿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便开始了。阿尔巴尼亚前文化部长米雷拉库姆巴罗女士表示,文化交流对中阿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初是阿尔巴尼亚的文化产品,比如电影、歌曲,让中国人认识了阿尔巴尼亚。从那时起,双方在文化方面就彼此支持、吸引。我觉得比起经济交往,文化的交流更能促进彼此心灵的沟通。”
在中阿文化交往史中,电影占据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一席之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共引进阿尔巴尼亚电影近三十部。《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广阔的地平线》、《山姑娘》等一大批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电影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涌入影院争相观看,引起了热烈反响。时至今日,一谈起阿尔巴尼亚,许多国人都能如数家珍地报出许多阿国电影的名字。这其中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宁死不屈》。当年这部影片的主题歌《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曾经在华风靡一时,被国人传唱至今。
谈到电影在中阿文化交流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宁死不屈》的导演比洛·米尔卡尼认为,“电影对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人们之间的交流的影响是非凡的,因为电影丰富了他们的世界,而且加深了双方的友谊。无论对于阿尔巴尼亚人还是中国人,电影都能称之为文化大使,带领着人们环游世界。”
在中阿关系最为火热的年代里,阿尔巴尼亚电影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而中国向阿方派去的文化领域专家也给当地带去了新鲜的艺术气息。
1963年底,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钢琴老师的陈比纲前往阿尔巴尼亚,开始了在阿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学工作。他觉得阿尔巴尼人热情、奔放,很有艺术天赋。三年的教学工作不仅提高了他的专业水平,还收获了友谊,“他们程度比较深,比我在国内教的学生要深。所以我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扩充自己的教材,自己也得到了一些提高。有时候安静的时候,我会想起当年(在阿尔巴尼亚的经历)。这对我是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除了这是国家给我的一项任务,我个人跟他们个人之间已经有很深的交往了。”
时任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的蒋祖慧比陈比纲教授晚一年赴阿。她的工作是指导阿国家芭蕾舞团排演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蒋祖慧说:“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阿尔巴尼亚的演员都非常能吃苦,干劲很大,热情非常高涨。因为我俄语还可以,他们很多人的俄语也还可以,跟他们沟通起来非常方便。另外他们自己基本功也比较好,技术能力好,也重视表演,就很容易和我们融入到一起,另外他们人也很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