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殿堂
我国现代博物馆体系建设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科研基地”主任):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新时代的10年,我国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博物馆事业取得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博物馆体系逐步优化。
1983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467座,1990年1013座,2000年1397座,2011年3589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建设文化强国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博物馆平均每年以数百座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依法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一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历史、考古、艺术、人物、自然、生态、科技、民族、民俗、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建立了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世界博物馆先进国家行列。
第二,博物馆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让文物活起来成效显著。
积极举办陈列展览。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手段和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从2013年的2万多个增长到2022年的3.4万个,2022年接待观众5.78亿人次。
重展也重教,展教结合,举办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2022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近23万场,包括专题讲座、视听欣赏、研习活动和知识竞赛等。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社交媒体,开展云展览、云教育和云直播等线上传播方式,数以亿计的观众足不出户共享博物馆发展成果。2022年推出线上展览近万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百亿人次。
创新文物传播方式,与传媒界和艺术界跨界融合。例如,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如果文物会说话》、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受到观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