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画品录(1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杨之光
意笔人物,熟知结构,注重神情,长于捕捉生活瞬间,君其何能!作品有笔有墨,有情有趣,即使在“样板戏人物”风靡华夏之“红光亮”年代,亦独出一支灵动鲜活之《矿山新兵》。审度其画,更上台阶固嫌其精深程度略欠,然当此能品优胜,则绰绰有余。
程十发
公有雄放不羁之才,且有大刀阔斧创新之志。早年所作人物画,形象感觉独特,形式强烈夸张,构图往往险怪;舞笔弄墨,颇显豪气。然其病亦甚显:一则内蕴不足,剑拔弩张;二则于造型过程中,过于偏重笔气而不时忽略实形,致使画中偶尔竟出现“空框”。其后之作,画之病似稍愈,然其雄豪奇特之感亦随之消减。因而无法登上更高品位。虽则如此,曰能,实足以称之。
杨力舟 王迎春
“作品”与“画儿”果有区别否?当代中国,何以不断产生一批批“上展画家”?其“作品”也,工细,完整,新异,题材主题、内容形式一应俱全,可参展,可获奖,精能者其制作几至无可挑剔;然换言之,其为“画儿”,则易涉拘谨、繁琐、造作,乃至每每屈己之意以投人之所好,种种潜在弊病,均不待细言。而此非正乃“沙龙画家”之基本特点而为真正纯粹之艺术家所忌之者乎?--此姑将杨、王二家作为此类画家代表入品予评,籍此以明本录范围及标准。
袁晓岑 画风质朴、规范,造型稳沉实在且不失生气,俨然确有师者之表。亦为画坛常见之一类:无所谓缺点毛病,亦不见其高妙才情。把玩其艺,尚可称能。
贺友直
特定时代,特定国度,造就一批特殊画家。其为画,不于墨韵色彩上用功,甚至连笔法本身变化亦十分有限,偏偏以至为平实之白描手法,致力于人物造型、生活场景及总体构图,从而使其连环画“小科”成就蔚为大观……贺公是为其代表人物之一,兹特入品予评。
苏葆桢
巴蜀之地盛传“苏葡萄”名重海内。是与否,存而不论。其画中阿物也,果是颗颗莹润,串串珠玑,单以技术手法论之,曰鬼斧神工亦不为过。然观其“硕果累累”久之,则难免心生不然。与青藤、白石诸贤笔下此物相较,二者相去又何可以里计哉!是不能不曰文化功底之紧要也。虽然,毕竟怀此绝技,即使为一巧夺天工之“翰墨珠宝匠”登品入录,又何愧之有!
99岁暮毕于江南蜕心堂
第二部
西方画品录
前言
“画品”在东方,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已是屡见不鲜了。然而在西方,虽是各类画理、画论、画史和画评卷轶浩繁,而且在后者的比较论述中事实上也带有“列品排位”的意味,但是以“画品”为名的专著,毕竟罕见。细细想来,这种断然的排序定位固然是困难的和有失敦厚的,甚至极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但在理性认识的需要上,它似乎的确又应当成立。正是鉴于这点,故尔笔者不揣冒昧,竟兀自便在这儿斗胆为之了。——说到底,它终究也显得新奇和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