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那么香,你为什么就不爱看?(6)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最后,内功过硬需要更多的演武场。瘦驼从不拒绝新技术、新方式、新跨界。
微博、自媒体、直播平台都成为科普媒介。作为一个器材党,瘦驼会尽量地想办法,比如用一些高速摄影、延时摄影、高清摄影、显微摄影,以及直播,再到短视频,追求把一些问题解释得更清楚,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4
近十年间,屠呦呦、刘慈欣、郝景芳以及一些科学界杰出人士逐渐成为被追捧对象,释放出的是国人科学兴趣重燃的信号,“长大要当科学家”也有可能重新登上小朋友的梦想清单。
但在全球范围来看,国民的科学素养目前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科普最重要的是在大众的注意力竞争中抢夺入口,否则所有工作都是无用功。
全世界的电视同行都在摸索兼顾科学与电视特性,且不牺牲掉任何一方的节目,因此,科学家与节目制作人必须寻找交集。
科学家接地气之后,便为科普类的节目提供了更多的智囊团,他们越来越多出现在《加油!向未来》、《王牌谍中谍》、《最强大脑》等节目中。
《舌尖上的中国2》可能是美食纪录片里科学范儿拿捏得最好的,毕竟出现了诸如“豆花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一些专业的解说词。
在一帮果壳网科普达人的监督下,美食“口水”片瞬间不水了。瘦驼他们和陈晓卿私交一直不错,直接吐槽成了家常便饭。双方的敬业和重视促成了的深度合作,也成就一部专业的美食纪录片。
但是,要提升科学素养,仅靠民间组织是不够的,需要国家层面的介入。
十年间,国家对于科普的投入也有据可查。《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9)》显示,2006—2017年,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年平均增速为8.08%。科技部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显示,2018年科普经费投入平稳增长,科普场馆规模不断扩大;科普专职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科普工作的内容和渠道更加多元化等,比如科普类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均呈现大福增长。
5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