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丨探索如何用好“名士文化”——以跨时空寻找辛稼轩为例(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儒家个性 江南品格
辛弃疾的墓坐落在铅山县阳原山山腰,墓前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人生后半程的故事中,爱国情怀、民族大义的涌动,也是始于齐鲁,激荡在江西。山东文化崇尚政治伦理,讲实际,求实效,化育于山东的辛弃疾自然奉之为人生守则。南渡之初,报国心切的辛弃疾将气力全用在向朝廷频献策论上。《御戎十论》中不仅分析了宋金形势还对南宋应如何充实实力作出了具体规划。辛弃疾对故乡山东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视,认为出兵攻金应从“其形易、其势重”的山东入手,准确指出了山东地理位置关键、百姓“劲勇而喜乱”、天下有变山东常首当其冲的特征。后来在《九议》中他又重申了自己构想的由沭阳出兵山东而趋河朔进而围困燕京的进攻路线。可惜,辛弃疾所陈种种奇谋妙计终是泥牛入海。
政治生涯受挫后,辛弃疾转而从事文学创作。在带湖他得以暂时摆脱仕宦的苦闷,信州山水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词作中开始大量阐述隐逸之趣。“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他自适于山林,在词作中抒写关于进退存亡,行藏用舍的人生感悟。这时期他还创作了许多描绘农村风光的词作,比如人们熟知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来自泉城的辛弃疾,在上饶闲居期间,更对泉情有独钟。《铅山县志》载:“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辛弃疾得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直规如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出,流入臼中,然后入瓢,其水澄渟可鉴。”淳熙十二年(1185年),辛弃疾卜居铅山,在期思村发现此泉,他思念家乡的泉水,决定在此修建新居。因其形状如瓢,辛弃疾取孔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之意,命名为瓢泉。此后他便常居于此。“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在辛弃疾的塑造下,瓢泉有了一定的人格特征与文化意义,应和着归隐后的淡泊心情。辛词中也常赞颂瓢泉的清幽,与客隐居于此的欢畅,“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在此他不问穷达,进退亦乐,旷然自适,别有一番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