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德国为什么迅速崛起?老兵走进德国,探访欧洲强国(7)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一些研究歌德的学者指出:歌德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写作、做官和恋爱。他的写作形式多样化,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他创作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长诗《普罗米修斯》,诗剧《浮士德》等著作百年不衰,直到现在还被许多人津津乐道。他的才华深得魏玛小公国奥古斯特公爵赏识,1775年,26岁的歌德受邀先后担任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和首相,1782年被赐予贵族身份。
歌德在魏玛做官虽然增长了见识,研究了自然科学,但是行政事务缠身,无法安心写作,心中十分苦闷,直到1786年9月,才悄悄地告别11年的官宦生涯,躲避到意大利去。歌德一生虽然只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孩子,却和多个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生活,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爱情为背景,这可能与他多情的经历有关系。有人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中国的歌德,多情才子郭沫若曾翻译了他的24首诗歌和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我国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歌德的著作中充满着我们耳熟能详的警句,如:“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事业最要紧,名誉是空言”,“美丽是到处受欢迎的客人”,“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这些包含着睿智和哲理的金石良言,鞭策着后人达到人生的彼岸。
贝多芬没有歌德那么幸运,他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度过充满着艰辛和磨难的一生。面对各种横亘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他没有畏缩,也没有沉沦,而是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不断地放射出生命的火花,最终成为音乐界的圣人。他苦难多舛的经历,足以成为后人励志成才的榜样。
1870年12月16日,他出生在波恩市北区波恩路20号,一幢三层小楼低矮的阁楼上,他在这里生活了22年。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父亲嗜酒如命,是一个整天喝得酩酊大醉,脾气暴躁的酒鬼。母亲善良温柔,帮人洗衣,维持家计。母亲生了七个孩子,老大不幸夭折,贝多芬虽然排行老二,却是孩子中事实上的老大。他祖父在世的时候,会经常接济他们,日子勉强过得下去。在他三岁的时候,祖父离他们逝去,家庭便陷入困境。
贝多芬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父亲希望他成为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每天都把他拽到钢琴面前,逼迫他无休止地练琴,稍有闪失就粗暴地打骂。他四岁学会弹奏键盘琴,八岁登台演出,10岁拜师音乐教育家聂费,系统地学习乐理,11岁发表第一个作品《钢琴变奏曲》,12岁被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助理管风琴师,开始了他职业音乐人的生涯,并挣钱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