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761课: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什么?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鳥”部的四个汉字:“鶾、鴳、鴆(鸩)、鷇”。这四个字中,只有“鸩”在现代汉语中是通用汉字,我们经常用的成语“饮鸩止渴”中就用到它,在古装影视剧中也经常用到“鸩酒”这种毒酒,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鸩”。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鶾。读h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鶾,雉肥鶾音者也。从鸟,倝声。鲁郊以丹鸡祝曰:‘以斯鶾音赤羽,去鲁侯之咎’”。形声字。本义是肥鸡。又名鶾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鶾,‘雞肥翰音者也’,各本作‘雉肥鶾音者也’。今正。《曲礼》:‘凡祭宗庙之礼,雞曰翰音。’注:‘翰,犹长也。’正义曰:‘雞肥则其鸣声长也。’……翰音之雞谓之鶾,此许以叠韵为训也。鶾,雞肥貌。”《集韵·寒韵》:“鶾,鶾音,肥鸡名,以祀神,通作翰。”王筠《说文句读》:“雉鸡一类,故其肥而高声者,皆谓之鶾音。”
也就是说,《说文》今本里“雉肥鶾音者也”里的“鶾”应当作“翰”,翰的意思是长,即鶾音这种鸡叫声高亢绵长。解说里的“鶾”,实际上是“翰”,鶾音这种鸡因肥而叫声绵长,常用于祭祀。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鶾,指的是体肥而长音(高音)的野鸡,古人取名为“鶾(翰)音”。
(鶾音)
《周易》里有“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的说法,指的是以鸡声代替鹤鸣,期待声闻于天,但鸡毕竟是鸡,他的叫声再悠长,也不能代替鹤。于是有了“翰音于天”的成语,由徒有虚声比喻徒有虚名。
“鲁郊以丹鸡祝曰:‘以斯鶾音赤羽,去鲁侯之咎’”出自《鲁郊礼》,大意为:鲁国郊礼用红色的鶾音祷告说:“用肥美的鶾音向神明祭祀,祈愿去掉鲁侯的灾祸。”
鶾也指天鸡这种鸟,又名山鸡。也作“翰”。《尔雅·释鸟》:“鶾,天鸡。”郭璞注:“鶾鸡,赤羽。《逸周书》曰: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按:《逸周书·王会》作“文翰者若臯鸡。”陆德明释文:“鶾,本又作翰。樊云:“一名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