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发明成果的转化家,成果转化的发明家(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回顾汪斌的从业经历,砂基透水砖至今仍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是否有成为一个好产品的发展潜力。对此,汪斌在复盘时总结了三条基本标准——“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国策支持”。砂基透水砖的成功也佐证了这些标准的重要性。
“判断一项科技成果是否有产业化的潜力,首先要看技术是否先进,如果已有珠玉在前,就没有推广的价值;其次市场空间要大,如果产品做出来后只能面向小部分人群,性价比就不高。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符合国家政策,懂得借势而为。”这三项基本标准在汪斌后续大量实践中,成为了检验科技成果产业化可行与否的试金石。
理工科的专业背景,让汪斌对技术有天然的熟稔感,数年高新技术企业一线实战经历,又让他对市场有深刻的洞察,加之清华MBA的深造,为他在经济和管理领域搭建了完整立体的知识框架,这些要素综合起来让汪斌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愈发如鱼得水。
沉淀:“转化”方法论多点开花
2013年,汪斌的事业迎来新的拐点,创办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他将这个平台定位为一个产业加速器,更专注于帮助大量科技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他潜心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法论,以期更多科技创业者从这套实用的“汪式”模板中受益。
汪斌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产、学、研、金等诸多环节,科技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因此,汪斌建立的方法论体系也覆盖了各个环节,有面向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三段论”》、面向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十步法”》、面向创始人的《科技创业“100招”》、面向投资者的《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和面向转化平台的《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等等,并获得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这些方法论彼此关联、环环相扣,使用者可以有针对性的按需取用,也可以总览全貌,建立系统性认识。
受到硅谷创业导师彼得·蒂尔《从0到1》的启发,汪斌创造性地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0-1,科技企业初创期;1-10,加速发展期;10-100,稳定上升扩大规模期。对应这三个阶段,从投资收益看,0-1阶段,初创期企业夭折率高,投资成功率低,犹如鱼尾,多刺易卡喉;10-100阶段,企业稳定,投资成功率高,但投资者之间会形成激烈竞争,需要投入的资金体量也大,收益倍数小,犹如鱼头,有营养但肉不多;而居中的1-10阶段,既要比0-1阶段成功率高,又不需要10-100阶段的资金量,也不至于出现资本纷纷入场哄抢蛋糕的局面。从投资收益看就像鱼肚,肉多刺少,最为肥美。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