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发明成果的转化家,成果转化的发明家(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中小科技企业要成长,科技投资要实现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都离不开一个角色——充当桥梁和培育作用的孵化器。长年身处科技产业化一线,汪斌对于孵化器行业有着一针见血的认知。“中国孵化器行业30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好的商业模式,大多只承担‘普通保姆’的角色,没有深度帮扶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能力。”
汪斌提出,真正的孵化器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丰富的行业经验、深厚的产学研资源和较强的投融资能力。要培育科技企业,“经验、资源、资本”这三要素缺一不可。要改变现状,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产业加速器。
“中科加速器十赢模式”就是在这一思考上延展的。他认为,在服务定位方面,产业加速器不应求大,但要求精,轻资产运行。在分工方面,加速器应由地方政府联合上市公司成立“产业加速器”工作组。加速器负责全球海选“1到10”阶段的“好苗子”,并将其迁至当地孵化器,为其提供日常服务和增值服务;上市公司负责加速器日常运维,并设立专项基金对“好苗子”进行投资;地方政府则应给予入驻企业最大限度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为其营造广阔的成长空间。
从这一模式可以看到,针对科技成果孵化,汪斌致力于推动构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包括政府、产业、风投在内的各种核心资源高效配置,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共同完成一个生生不息、多方共赢的完整闭环。
信念:初心不改,唯诚唯恒
当前,“汪式”方法论在各大主流媒体平台传播,逐渐成为众多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自我号脉的“宝典”。尤其令汪斌印象深刻的是,他经常收到一封封感谢信。他展示了三封,其一来自河北蠡县青山防水材料公司创始人,他写道,在企业成长阶段偶然读到汪院长《科技企业成长的“十步法”》一文,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人、怎样发展。经过努力,我们用废旧纺织品和沥青做成的自粘防水卷材,防水系数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标准20%,提高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另一封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沈博士,他写道“非常启发的一次创业指导,让我明白过去五年的失误,早听此课,少走五年艰辛创业路。”还有远在英国的谢菲尔德大学教授、上市公司RUNPLAN创始人张博士,则赞誉他是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核动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一封封感谢信让汪斌更坚定地认为,知识价值在于应用,在于分享,而非占有。
他说:“虽然每个项目、每家公司涉及的行业、技术不同,但是产业化是有共性、有规律的,将这些共性提炼出来形成理论,并加以推广应用,这是我独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