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本雅明拿起麦克风时他会说些什么?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文|王凡柯
“但是别忘了:自由的言说风格!”
这是本雅明写于1934年手稿中的话,德国学者萨宾娜·席勒-勒尔格(Sabine Schiller Lerg)将其摘引为《本雅明手册》(Benjamin Handbuch)中“无线电广播作品”词条的卷首语,作为本雅明对其广播生涯的回忆与总结。今天,我们终于能够将本雅明在无线电广播中的“自由言说”意志展现在中文读者面前。
本书参考了莱西亚·罗森塔尔于2014年出版的《本雅明电台》中的主题排列,通过对苏尔坎普出版社1991年版《本雅明全集》中分散在不同册集以及不同主题下的广播作品进行选编和翻译,在“儿童广播故事”“广播谈话”“广播剧”“教育广播剧听觉模型”以及关于广播的反思中共选取代表作品十七篇,并基于萨宾·席勒-勒尔格与莱西亚·罗森塔尔的研究整理,总结了本雅明广播节目年表作为附录,试图为中文读者呈现魏玛时期作为现代广播媒体人的本雅明独特的语言品格和智识肖像。
本雅明的广播谈话纵横捭阖且妙趣横生,尤其在他往返于法兰克福和柏林的青少年广播节目中,本雅明并未降低或削弱他思考的浓度。在这里,他向“亲爱的看不见的小听众们”无拘无束地讲述柏林城景与人文轶事、文学作品与童话传说、古今中外的奇人怪事、世界各地的大灾难等。在这里,抽象的论证让位于形象的铺展,在具体的经验中表征真理。事实上,在本雅明早年对康德认识论的批判中就曾指出,概念对现象的围捕和统摄会导致经验的失焦,或者使经验沦为有待析出“澄明之理念”的“肮脏的保姆”。因此,他对具体之物的偏爱,对历史在场的审视也同样延续到了他的广播创作中,正如在有关广播剧的反思《大众普及的两类方式》中所言:“为了获得足够的深度,就得有意地从浅显的表层出发。”不仅对于广播剧,本雅明几乎所有的广播创作显然都深刻地践行了此语。他关注观念的世界也关注具体的日常,他关切大众人群的生存与生活;
但他并不传递观念本身,他只传递不同观念的声音;他不灌输知识,他将知识转化为经验。他用他独特的语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通过空中的电波,营造出独特的气氛之环,并延伸到每一处声音的林间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