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八年,北大地下室成了渣滓洞,北平学人如何自处?(6)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对达官显贵、知识精英来说,“走”面临着亲情考验、经济考验,“留”则要经受道德考验。而对大多数百姓来说,北平已是交通中断、信息隔绝的“笼城”,他们无力出逃,只能偷生。
户籍资料显示,七七事变发生后两个月,北平市民总的户数、人口数变动不大,甚至略有增加。学生人口下降最多,走了两万人,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1937年到1941年,包含日本移民在内,北平人口增长38万多,还一度造成房荒和租金上涨。
为什么在今人印象中,离开的反而居多呢?这恐怕和留在北平的羞耻感有关。战后,那些离开北平的,往往对自己舍家救国的经历,不断述说,而那些走不了的芸芸众生,却因为羞耻感保持沉默。如今,人们往往通过《四世同堂》等文学作品,才能去回望那段岁月。
何以自处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协和医学院新生在实验室正常工作。安特生摄
对那些被迫留守北平的学人,刚刚出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勉励道:“鄙意以为诸兄定能在此时埋头著述,完成年来未完成之著作。人生最不易得的是闲暇,更不易得的是患难。”
好一句“不易得的是患难”,闭门著述是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至少要有个安全的庇护所,还要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当时的北平,哪还摆得下一张书桌?
北大、清华,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有着新文化运动旗手的荣光,在遭难时,也首当其冲。
七七事变时,正值假期,各校校长在庐山共商国是,北大、清华群龙无首。沦陷后,校长们由庐山转南京,奔走呼号,呼吁为中华保住文脉。
八月中旬,教育部发出撤退令,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口头传达:接到秘密通知后,设法出城,尽快逃离沦于敌手的平津两地,辗转赶赴湖南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命令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三所国立院校于9月10日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继续开课。
由于民国政府资金短缺,除天津南开私立大学之外,整个华北地区,包括燕京、辅仁在内的著名私立大学、非国立学校、私立文化科研机构,一概弃之不顾。就连梁思成、林徽因服务的中国营造学社,胡先骕主导的静生生物调查所,也属于“弃之不顾”之列,只能自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