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大师胡金铨笔下的老乡老舍:大作家骨子里其实是个小市民(2)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老舍
老舍有个习惯,喜欢夸大自己的穷困。1929年,老舍周游欧洲后,在马赛港上了法国游轮,据他自己说:“当时手里的钱只够到新加坡,而且想去看看南洋,于是就坐三等舱到了新加坡。”这话让人难以置信,很难想象当时经济并不窘迫的老舍会不准备好回国的川资。另外坐三等舱也不可信,因为法国游轮的三等舱餐厅里是不会给客人预备菜单的,而他曾说自己因为看不懂法文菜单而“吃了死猫”。1949年,老舍从美国回国前向朋友“哭穷”。可是到了旧金山,他坐的却是“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的特等舱。朋友送他上船,老舍解释自己身体不好怕吵闹,需要一个单人房间。
“北京小市民的特点是本分、窝囊、有正义感,但好耍小心眼、自私、好面子,在适当的情形下也帮助别人。做事任劳任怨,但无进取心。无论在哪方面都没有惊人的成就,可也不做大恶。老舍具备了这些特性。”胡金铨如此评价老舍。
在英国参与翻译《金瓶梅》
1924年秋天,老舍到了英国,就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中国语讲师,当时学校中文系的主任是教过宣统皇帝英文的庄士顿。以老舍自己的说法,他远渡重洋去就业是为了学英文。
第二年春天,老舍在东方学院遇到了艾支顿。艾支顿是一名有才华的翻译家,他的英文写得非常漂亮,拉丁文、德文、法文也都不错。他写过几本讲教育的书,内容一般但是文字相当美。艾支顿经济情况并不好,可是也爱买书,爱“喝两盅儿”。老舍的性格和他差不多,两人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随后,两人索性合租了一层楼,由老舍出房租,艾支顿供给饭食,并且彼此交换知识。这么一来,从1925年春到1928年夏,老舍和艾支顿夫妇在一层楼上同住了三年,不但成了好友,还合译了《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