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科普风能、中药种植……这些小市民给首都发展献上金点子(2)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杨玥晨发言
人小志高为家乡发展建言
“我是一名博物馆小记者。我注意到北京有国博、科技馆等371个科普基地,但是新能源方面的科普基地比较少,特别是缺乏以风能为主的科普基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广外分校学生林琰妮注意到这一“空白”后,冒出了一个点子:“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风车科普园呢?”通过267份调查表的分析和实地调研,她不仅提出建议将风车科普园建设在延庆八达岭新能源谷,还就风车科普园的科普项目、经营管理等规划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能将风车科普园打造为北京新能源城市名片,成为北京新能源国际交往中心”。
与林琰妮相同,远在怀柔区九渡河学校的学生高海洋关注的也是家乡的发展问题。最初,高海洋是在一次学校的科技讲座中,了解到九渡河地区常见的栗树蘑、蒲公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野生量少,过度挖掘会破坏环境。于是,他就想是否可以进行人工种植。人工种植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养生需求,也可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从而保证当地居民的稳定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还能保护九渡河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九渡河学校副校长李佳骏介绍,从萌生想法到完成建议书,花了大概一年时间。“期间,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比如人工种植要考虑到种植技术、政府政策等问题,需要搜索大量文献,并筛选有效信息。”李佳骏说。就这样,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高海洋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开展社会实践、分析图表数据等方式,就建议依据、实施目的、栽培方式等作出了详细阐释。
做“有温度”的科学研究
“我发现,我的姥爷在信息化社会中掉队了。”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四条小学学生陈墨琳的姥爷退休后,常常因为不会使用扫码支付等数字化生活工具而感到生活不便。在参加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她更是进一步发现不仅是6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听力残障等特殊群体也存在类似的“数字鸿沟”。于是,她通过问卷、访谈,对老年人、残疾人在数字时代面对的困难和实际需求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开展“数字小课堂”、少先队员“小助老”活动,增加社区志愿者服务等扶助老年人、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