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三百年》:悠久历史下的荣光与负重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谈到希腊,大抵有人会想到美国文学家爱伦·坡在《致海伦》中所写的那句“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虽然这句话其实是对原文的误译,但也不难想见希腊文明在西方文化界中的地位。当然,这里的“希腊文明”,势必要带上一个前缀——“古代”。随着罗马帝国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曾经孕育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希腊,其历史已经画上了句号。
既然如此,人们不免对当今世界地图上那个偏居东地中海一隅的“希腊共和国”的来历产生些许好奇。在今年,这个国家迎来了自己建国200周年的纪念日。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吗?抑或跟该国曾经激烈反对的“马其顿”共和国一样,只有地名能够与古老的历史建立联系?这或许就是英国学者罗德里克·比顿在《希腊三百年》里企图告诉读者的。
《希腊三百年》 罗德里克·比顿 著
现代希腊的诞生
如同作者在前言里所说的那样,在现代希腊国家出现之前的相当长时间里,其实今天所说的希腊人并不称呼自己为“希腊人”。这是因为,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征服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一贯以罗马帝国的正统自居。其影响所及,在拜占庭帝国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希腊语人口,也习惯称呼自己是“罗马人(Romios)”,而“希腊人(Hellenes)”在中世纪反而是“异教徒”或者“古希腊人(不信奉基督教)”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希腊文化如同古代埃及被阿拉伯征服后那样出现了显而易见的“断层”。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希腊语一直延续了下来,在拜占庭帝国中期以后甚至成了帝国的主流语言——尽管“古希腊和拜占庭这两个文明之间的差异很大,人们一般不会相提并论”。即便在奥斯曼帝国的征服之后,在巴尔干半岛的“东正教联邦”(作者语)之内,希腊语仍旧是一种具有声望的文教语言,就像西欧的拉丁语一样。
但问题仍然存在。“罗马人”为何最后会建立一个名叫“希腊”的国家?按作者在本书里的叙述。这与“法国大革命”有关。1797年6月28日,一支法国舰队来到希腊西海岸的爱奥尼亚群岛,宣传要为“长期受到奴役的希腊”带来“自由、平等和博爱”。如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里的经典论述一样,正是法国人在巴尔干半岛播下了民族主义的种子,从此人们才有可能开始想象“民族”这种“世俗的、水平的、横向的”共同体。到了1822年,重获独立的希腊人终于决定,重新用“Hellenes(希腊)”称呼自己。著名的雅典,也在1834年成为了希腊国家的首都——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