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连一株水稻都没有的东北,为何会变成我国的粮仓(3)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上图_ 古代打稻图(图源明代《天工开物》)
兴修水利
水稻种植对水的需求极高。发达的水利设施是形成大面水田的前提条件。朝鲜移民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在延边,1906年,延吉县新乡大教洞的14名农民开掘水渠1308米,引河水灌溉33顷,而到了 1924年,延边水利灌溉面积达4269.3公顷。
在吉林,朝鲜移民修筑的水利工程星罗棋布,仅舒望县细鳞河流域,现在仍使用的水利工程就有5处。在黑龙江,至今还残留着池埂子,1926年朝鲜移民在木兰达河尖山子脚下建柳条坝,形成了著名的尖山子灌区。
一项项水利工程,使得沉睡的荒地变成了水田。为大面积水稻播种打下了基础。
上图_ 水稻
选育良种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水稻本产南方,不耐严寒。朝鲜移民原先从朝鲜半岛带来的稻种,在气候较暖的辽东地区可以生长,但在辽河以北,更冷的地方,水稻不是难以生产,就是产量很低,难以形成经济效益。直到清末,一名叫申友景的移民,弄到了日本北海道的稻种“赤毛”,在牡丹江地区试种,几年后试种成功,培育出了适应黑龙江地区的耐寒高产稻种。
根据1912年的调查情况,东北地区“稻皆朝鲜种,耕耘方法为朝鲜式”,朝鲜移民的稻种和耕作方式在东北地区发枝散叶。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本家和地主,为了提高产量,提高利润,还积极从日本引进高产稻种。1913年春,吉林省派出一个30人的农业代表团去日本北海道考察,带回了优良稻种,在吉林省农业学校聘请日本专家试种。“小田代”“北海”“陆羽”等日本高产稻种也相继引入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