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辅导员的教育经:就是要和学生一起玩(3)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学院的大一同学们将银杏叶做成耳环。
“最近一段时间太浮躁了。”对李雍来说,比起上热搜、蜂拥而至的媒体采访,他更想获得来自教育领域、同行的认同,让自己的有益创新能得到重视、推广。毕竟,高校辅导员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近年来,一大批年轻的高校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着实令不少大学生眼前一亮。与上一代辅导员不同,这一代辅导员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起点,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思维相近,更懂得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表达、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出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李雍。受访者供图
“板着脸,学生是不会来找你倾吐个人困惑的。”
除了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李雍还曾用直播开班会、给学生布置过“用表情包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以及未来的工作”的作业;在微博上,他时而化身情感博主为同学解决情感问题,时而新增辅导员起名业务,是网友眼中十足的“戏精”辅导员。
李雍给学生布置的“用表情包展现规划”的作业。
这些活动的看似缺乏教育意味,对学业也无甚裨益,但在李雍眼里,跟学生一起玩是缩短距离的一种方式,缩短了距离才能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规中矩,板着脸,学生是不会来找你倾吐个人困惑的。”
有大四的女生面临回家与在外地工作之间的两难选择,会询问“辅导员蜀黍”的建议;有同学抢不到回家的车票,会私信“吐槽”一番;成绩不理想、失恋了……李雍时常在微信、微博后台收到寻求安慰的留言。这些大学生有各自辅导员的微信、QQ、电话,却还是通过微博私信、微信公众号向倾吐生活中的不如意,这对李雍来说是“幸福的烦恼”。他觉得,学生“非要跑来问我”,并不是因为他能提供多么好的回答,也许只是别的辅导员和学生有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