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经典意义(上):日本漫画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后」(3)

2022-10-29 来源:旧番剧
《阿基拉》海报
对话框:手冢治虫与大友克洋表现体系
手冢治虫的漫画表现体系当中,是以框为单位进行叙事,画框里故事人物的动作外加对话框,让读者能够理解故事的进行。但手冢治虫体系的问题,在于为了强调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或状态,只有增加对话框的文字说明或是用符号来表达(如睡觉就是zzz)。此外,手冢治虫的表现方式里,也慢慢形成人物的喜怒哀乐各有相对应的表现方式,可以说已形成手冢治虫独有的一套表现体系。
事实上,日本漫画发展的漫长历史当中,不断挑战是维系生命力的方式。手冢治虫的表现体系是针对漫画前行者——明治末期的北泽乐天与大正时代的冈本一平 ——而来,在手冢治虫看来,这些前辈的作品虽然有趣,但就是静态的。因为父亲爱看电影与迪士尼作品之故,耳濡目染的手冢治虫慢慢也形成漫画应该像电影一样动态的想法。尽管手冢治虫的表现体系逐渐成熟,也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漫画家,不过,手冢治虫却在1960年代面临「剧画」的挑战。
所谓的「剧画」,是包括辰巳嘉裕等几位年轻人发起的另类漫画实践。他们认为漫画的题材可以是社会现实,读者也可以是成人,而不是像手冢漫画只针对儿童。此外,在表现方法上,剧画也不同于手冢风格,手冢治虫一贯化繁为简以相对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可爱风格的人物;剧画风格则是用了非常繁复的画笔勾勒人物表情。
然而,在米泽嘉博看来,剧画的漫画革命仍功亏一篑,因为叙事方式仍与手冢体系相同,依赖大量的对话框等,直到大友克洋真正的革命才算出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如电影手法的引入。在剧情转折时,大友克洋会以无对话框的画来表现,此举如同电影镜头视角的呈现。
如果依循米泽嘉博的观点来举例,经典的案例是漫画版《阿基拉》第三册当中,东京高楼因爆炸倒塌崩坏的惨烈状绝场景,足足八页全无对话框,对读者来说,几乎就是在看电影一般。某种程度来说,漫画版《阿基拉》犹如电影分镜手册,这就是米泽嘉博所说的「大友克洋以前以后」的真义之所在。

《阿基拉》经典意义(上):日本漫画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后」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