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网红”,科学养成(2)
2022-10-30 来源:旧番剧
在一片“试试看”的声音中,“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诞生了。3月15日,该账号发布的第一条视频就收获了30多万的观看量。4月10日,“中二所”做了一场见证首张黑洞照片公开的直播,峰值人气接近150万人。
“原来物理学和物理学博士也能这么有趣。”在75%的用户低于24岁的B站上,“中二所”站稳了脚。
科学最真实的样子
夏一鸣又“翻车”了,小钢球依然没能如他所愿落入一旁的漏斗中。很快,网友幸灾乐祸的心情通过弹幕上不断出现的“哈哈哈”直抵现场。
夏一鸣倒是一点不恼,反而很乐意一边念出网友的恶评,一边继续改变角度重复实验。
“这就是‘中二所’有趣的地方,”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孟楠是“中二所”的粉丝,每周守候直播是她繁忙的科研生活中的小甜品,“他们给观众展示了科学最真实的样子,并且能够容纳各种评价与质疑。”
与直播一起走红的,是科学传播协会的成员。“现在在外开会或吃饭,会有人来问我是不是‘大师兄’。”李治林一边看着夏一鸣直播,一边对记者说。
被称为“大师兄”的李治林是最早参与B站直播的协会成员之一。由于他总能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路讲到科学技术,因此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在B站,搜索“中二所”,关联度最高的词汇就是“大师兄”;每次直播开始前,也总有网友会问:“今天大师兄来吗?”
可李治林并无意成为“网红”,参与科普工作是因为他“临近毕业科研完成,有时间有精力”。他在直播时,还会有意穿插一些有深度的、“不那么好懂”的知识,“简单热闹的内容固然好玩、吸粉,但我希望通过直播让网友多了解一些物理学的系统理论。”
意外走红也给“大师兄”带来了意外的收获。科普成了他重复的科研生活中的调剂品;网友五花八门的提问,也让李治林逐渐明白了怎样用清晰简洁的方式讲解艰深的知识。
在“中二所”的直播间,摆着一块“三次元办事处”的牌子,“这是应粉丝要求成立的。”博士生刘广秀笑着说。她是“中二所”的第一位主播,当时因为太紧张,面对镜头讲解实验原理时她和搭档频频卡壳,不到半小时就匆忙下播。
“现在就不一样了。”刘广秀说,做直播让她变得更从容自信,而且因为与网友的互动,她还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更多思考。
粉丝越多 越要严谨
“讲讲量子波动速读吧。”“真的能5分钟读完10万字吗?”夏一鸣和王梦凡直播当天,近期刷屏的“量子波动阅读培训班”成了网友关注的热点。“科普的意义,就是让类似的‘伪科学’越来越难有容身之地。”负责直播后台工作的宋嘉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