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取消文化到阅读退化:罗琳为何被读着《哈利·波特》长大的读者所抛弃?|圆桌(3)

2022-10-30 来源:旧番剧
月以来,她收到了源源不断的辱骂和威胁信息。
在仅仅三年前,罗琳还是千禧一代心中最喜爱的作家之一。她的故事——囊中羞涩的单亲妈妈不得不在哄好孩子后去咖啡馆写作,出乎意料地创作出了红遍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人们艳羡不已的文学偶像。这位文学偶像是如何陷入取消文化漩涡的?在本文中,我们以圆桌讨论的方式解读罗琳争议背后的种种问题。参与圆桌的两位嘉宾分别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但汉松和哈里·波特粉丝、微博博主@隆巴顿的记忆球(下称“记忆球”)。但汉松长期关注和研究包括罗琳在内的英美文学和取消文化,记忆球从2003年起成为《哈利·波特》铁杆原著粉丝,对全球哈迷圈层内部动态颇为了解。本文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罗琳争议与中外舆论场内的不同反应、取消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哈里·波特》系列小说的文学价值。


01
谈跨性别争议:罗琳面对敏感议题不选择明哲保身,警惕“
看热闹不嫌事大”


界面文化:罗琳第一次陷入“
恐跨性别群体

争议是在
2018
年,自那时起她的公共发言被密切审视,她对性别议题的相关言论也引起了越来越强烈的反弹。最近罗琳再度进入舆论聚光灯下是因为
HBO Max
的哈利
·
波特电影
20
周年特别节目疑似没有邀请这位原著作者,普遍认为是她的

不恰当言论

所致。事情是如何发展到这一地步的?
记忆球:
我认为事态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是可以想见的,但这并不代表我认为那是罗琳应得的。其实我不太同意“
不恰当言论

这个说法,因为只要做过深入的调查就不难发现,她的观点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那些话在所指的语境中是具备合理性的,它们不应当被剥离上下文单独看待,因此她的相关言论最好能够被描述为

有争议的

,而非

不恰当的


在当今性别界限日益模糊化的欧美,提出生理性别的重要性非常需要勇气,因为她就像是在挑战社会的多元和包容,站在了自由选择身份的对立面。她的理念对很多人来说听上去很荒唐甚至落后,连我一开始也产生过质疑。但我比许多网友更愿意多相信罗琳一点,所以我就花时间做了些调查,希望自己至少能了解她的出发点,更希望不要盲目站队。我发现网络上所谓“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