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黄昏:吉卜力王朝断代史(12)
2022-10-30 来源:旧番剧
在日本动画业,动画巨匠之间比拼到最后的往往不是绚丽奇幻的技术,而是至臻至善的思想与知识。究其原因,还在于以麻吕为首的年轻画师只学到了吉卜力的动画技艺,自身知识结构的匮乏很难支撑其突破自我,达到大师之境。1993年,52岁的宫崎骏慕名前往富士山拜访83岁的黑泽明,作为当时日本文艺的两座高峰,两人之间的对话也充满了深厚的思辨意味,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丝技艺上的探讨,而是谈到了家庭、情感与各自独特的艺术体验。发生在24年前的这场巅峰对谈对于宫崎骏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经验,在当下动画业难有比肩者与之共鸣,个体间的细微“小确幸”已取代“大欢喜”的悲悯。
当然,如果说2009年《借东西的小人》只是麻吕出于新手保险主义的一次吉卜力画风小品文式的成功复制,那么5年后的《回忆中的玛妮》显然颠覆了吉卜力一贯的传统叙事,麻吕在片中玩转了大量碎片化叙事方式与螺旋式剪辑技巧,是一部极度反“吉卜力”的吉卜力作品。
悬崖上的金鱼姬 崖の上のポニョ (2008)
以宫崎骏为首的吉卜力监督一直严格遵循着传统的因果叙事,不玩转任何剪辑技术与叙事线索的技巧,即便是高畑勋1999年的实验作品《我的邻居山田君》也只是在作品风格上进行了极简化的开拓,而叙事节奏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因果链条。麻吕在《回忆中的玛妮》所尝试的悬疑设定与结局翻转显然具有超越前辈的野心,但对于习惯了吉卜力质朴叙事风的观众来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审美裂隙——碎片化的悬念导致叙事节奏的拖沓中断,而奇幻化的现实与梦境的交融又使得悬念的真实性岌岌可危,沦为创作者本身勉强连接的呓语。影片最后高潮的来临——悬念的揭露因为过于冗长、碎裂的线索伏笔反而缺失了集中的爆发力,片中现实与梦境的交织看似为观众提供了多元解读的空间,实质上使行为的动力因素、梦境与现实间的映射与共振都彻底丧失了真实再现的可能。宫崎骏2002年的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同样将悬念内爆留在了最后一刻,苏菲重回少女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影片设定的魔幻世界已为剧情的反转提供了叙述的可能,而最终悬念洞开也因人物形象的典型化而存留了补叙的空间,魔幻与现实的融合首先建立在叙事的分立上,而非两者暧昧不清的混乱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