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时隔14年首次播出日本动漫,满口得劲儿的东北话(6)
2022-11-03 来源:旧番剧
但回顾来看,这些搭上东北话“快车”而火爆的作品其根本还是在于质量的上乘。扎实的品质保证或IP效应,再配合接地气的译制与“二次创作”足以让其直接“起飞”,运用互联网营销界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赋能”。
而“赋能”的根本不在语言本身,而在“接地气”。
优质内容 “到群众中去”=爆款
优质影视作品的重要因素一定有一条,那就是贴近受众的生活,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原则有时非常简单粗暴:好看 有共鸣,你就能火。
而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语言“下手”。
近两年来,国漫依托网络环境得以飞速发展,其中有一部作品不得不提,那就是《一人之下》。这部讲述中国本土超能力者“异人”故事的作品一经播出,就取得了超高的人气,除了引人入胜的剧情发展与精良的制作,方言的运用也为《一人之下》的火爆助力甚多。
这部作品世界观庞大,出场人物涉及全国各地,于是方言成为了展现人物性格的利器,女主角“冯宝宝”的川普、人气角色“王也”的京腔,都对其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方言中蕴含的独特意味让动漫角色“活”了起来。
国内市场早已开始重视方言的“力量”。
单从动漫产业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的川普,《大护法》中的粤语,都让作品增添了更多魅力。除本土作品外,对外国作品的本土译制化也成为了推广传播的致胜法则之一,“接地气”的方言让文化之间的壁垒降低,观众代入感更强。
比如《工作细胞》中把日本仙台方言翻译成东北话,就让观众更能具象的理解日本人眼中的地区概念,“共鸣”随之产生。另一方面,这种尝试打破了传统的引进译制片的刻板印象,给人造成反差与惊喜共存的体验感。
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催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方言运用的“刻意”。
《工作细胞》的评论区下还有另一种声音,东北人觉得这样的配音太“东北”,与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并不相同,“东北人不是都这样说话的”,为了渲染搞笑气氛,突出反差,在地域话题敏感的互联网环境下,过度的夸大方言等地域概念,不仅会引起争议,还会造成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