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国校园最没存在感的一门课(3)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无法正常开设体育课。图/nxgcdr.net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体育运动不够重视。
体育课让位给语数英已经不算什么了,多打一会儿球,在外边多玩一会儿,就会被爸妈责备不务正业,然后被揪着耳朵,抓回去乖乖学习……这不仅仅是《家有儿女》里刘星的遭遇,也许就是你成长中的场景。
北京体育大学姚蕾教授曾指出,“在应试教育体系中,体育被看作是游戏活动和休闲活动,只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在这种状况下,体育教育通常被看作可有可无。”
记忆中,体育老师经常请假。
这样一来,在“每天锻炼1小时”的提倡下,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鼓励声中,大多数人还是宁愿把青春留在教室、留给习题。
甚至可以说,我们哪有什么体育教育?在一代代人的成长过程中,体育和教育,向来是被分离了的。
另一种体育人生
当体育与教育分道而行,走教育那条路的人,难免要牺牲不少给体育的时间,而走另一条路的人,同样也面临着另一种困境。
他们从小被送进体校,日复一日进行高强度训练,在很长一段青春里,他们的生活只被“体育”两个字填满。运动员训练之艰辛,非常人能想象。
上了赛场,“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站在冠军台上,如果你得的是银牌,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如果你得的是金牌,你会成为别人的榜样。”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展现出的残酷,就是这些运动员真实经历着的。
很多人在十几二十岁时迎来了赛场上的巅峰,但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伤痛疾病来袭,退役之后,运动员则要面临第二种人生。
有人回归到队伍中,以教练的身份继续效劳于体育;有人靠着名气转型做艺人、做商人;也有人在退役后发现自己除了体育一无所长,穷困潦倒、艰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