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陶渊明、李白、杜甫的独到点评,你认同吗(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类似的例子,还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以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狂风居然可以把愁心吹到咸阳的树上或夜郎国西边,这种诗思足以温暖好友韦八和王昌龄;那颗愁心被李白自己用风一吹,便幻化成月亮,灵动而飘逸,亦能打动其他读者。
想落天外的诗句多,诗篇也不少。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与唐诗《登鹳雀楼》相比,就有不同的观察与想象。
《登鹳雀楼》由下而上,先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说明平地上已经没有可观的风景;要想追逐落日与黄河,就只能登楼远眺。再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顺势道来,由下而上,以虚写实,创造出多重意趣。
李白与之不同,他采用“先由上到下,再由下而上”的写法。开篇“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完全是俯瞰视角。奔流的黄河与西落的白日尽收眼底,却引发愁思。诗人感叹“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常在”,宛如跌落人间的大鹏。
这种感叹并不奇特。在抄写于唐中宗景龙年间的出土文献中,已有类似之作:“日落西山下,黄河东海流。”不过,李白没有落入俗套,也没有在人间做过多的停留,紧接着写出“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又回到了天上。随着视角的调整,整首诗一波三折,意态灵动。
学者评析,李白不屑于细微的雕琢与对偶的安排,“他用着大刀阔斧粗枝大叶的手法与线条,去涂写他心目中的印象和情感”。他的创作如同大鹏展翅,体现盛唐气象。即使是关怀现实之作,如“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也多采用俯瞰视角与写意手法,不做细腻描摹与直接控诉。
他“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关注整体中的部分而不只是局部,思考历史长河中的段落而不只是当下。他就像大鹏那样上下纵横,做人与写诗都不拘常格,时而把天地拢入笔下,时而把愁心掷向云端。
「杜甫:多情的邻家翁」
杜甫比李白小10余岁。在由盛转衰的时代沉浮,他充分体验到时代的衰变与人生的艰难。
杜甫不热衷李白式的访道求仙,也没有成为陶渊明式的隐士。家世崇儒的他毕生钦敬稷与契,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居处庙堂时敢于犯颜直谏,流落江湖后以现实主义诗歌来报国济民。
30岁以前,杜甫生活富足,裘马清狂,漫游吴越齐赵。35岁至45岁间,家道与世道急遽衰落,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非辛”。安史之乱爆发后,携妻将雏,四处漂泊,后病逝于小舟。由富转贫,杜甫没有自怨自艾;半生漂泊,仍然初心不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