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又任性多情的文化奇人苏曼殊,抒写出亦僧亦俗的精彩人生(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落日沧波远岛滨,悲笳一动独伤神;
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他被人戏称为“中国最有才华的酒肉和尚”,他本人对此全不在意,反而津津乐道,在他所著的《曼殊杂记》中,与其有交往的舞女歌妓,有名有姓有住址的就达28人之多,一生大部分的银子,都花在了青楼上,而他却终生未娶。
他一生半俗半僧,时常披着一袭袈裟行走各地,其实,这也仅仅是他生活状态的一部分,红尘在左,佛门在右,想心静之时,便诵几句偈语,想女人时,脱去袈裟便偎红倚翠,红颜知己多多。
所以,这“诗僧”冠在他头上,还真是不太合适,当然,我见也有人称他为“情僧”,不过,也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别而已。
也许,女人只是他心灵慰藉的一帖自我麻醉的神药,嘴上说“看取红酥浑欲滴,凤文双结是同心”实际则是随用随弃,而他的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于这方面应该也是很契合的吧。
虽说他并不是一位地道的僧人,但他24岁便编撰了八卷本的中国第一部《梵文典》,还用梵文翻译了《梵书摩多体文》等多段佛经和众多碑帖,他对中国佛教佛教的贡献,是远非一般的佛门弟子可比。
同时,他也是个有志向的爱国青年,他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先觉悟的那批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与孙中山、宋教仁、黄兴、陈独秀等风云人物交好,赞同并参与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他以笔为武器,积极投身革命,陈独秀的《国民日报》和同盟会的《民报》,他都是撰稿人之一,鲁迅在日本筹备创刊《新生》时,他也是大力赞助者,及柳亚子成立革命文艺组织南社时,他立即报名加入,并成为南社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