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愿意活在对香港电影的想象里?(17)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首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父子情》
主持人:我想八卦一下,为什么方育平连着三部片子,从《父子情》《半边人》到《美国心》,都很受金像奖的青睐?
这从不同艺术方面来看,我是从当时的评委结构来看的。
金像奖最早都是影评人评选,所以方育平的头一两部影片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压倒了当时最卖座的主流片或者新浪潮片。但是在1988年左右,除了影评人,香港慢慢有了导演协会、摄影师协会、编剧协会,也都开始参与投票,这种情况就开始改变了,艺术片没有容易那么得奖了,一定是当年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才有机会得奖。
我觉得陈老师说的真的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也看过一些资料,我记得大概在2007年左右,香港《电影双周刊》出了700多期就停办了,这么重要的行业,连一个电影刊物都养不起,是很令人伤心的事情。
早期这个刊物不叫《电影双周刊》,就叫《电影》。你看一看,几乎和1970年代初期的《影响》杂志一模一样,比如有大量对新浪潮年轻导演的访谈,比如就《胡越的故事》采访许鞍华,专门对一个年轻艺术片导演做深入访谈。
当时许鞍华的《投奔怒海》也获了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影片。严浩的《似水流年》、方育平的《半边人》,都是以艺术作为当时香港电影的噱头。到了1986年之后,香港慢慢开始以电影工业作为主要指标了。金像奖主要是以香港电影工业作为他们褒奖的最重要的方向,看哪些电影对香港电影工业有重要的宣传作用,从1990年代开始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开始进入到金像奖的视野当中。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早就是《电影双周刊》举办的,一开始提名的电影明星都不愿意去,觉得没什么意思,就是给文艺片拿奖,直到后来整个电影工业拿了优秀名次以后,从对抗开始和解了,才变成一个盛会。开始的时候是电影文化界去得奖的,而不是电影业界去得奖的。
香港电影界左派、右派,与南来、本土有共通的地方吗?
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香港角度叫“南来影人”,中国内地叫“南下影人”,这“一来一往”体现出不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