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超度的地方,北京法源寺,已走过千年……(5)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从修建初衷来看,悯忠寺是为了纪念东征的大唐死亡将士建造的,因此,这座寺庙与其他以祈求福祉、弘扬佛法为由造起的寺庙不同,悯忠寺从诞生那天起,便有了一种独特的悲怆的苦味。
可惜的是,唐太宗没等到寺院和悯忠阁的建成,便驾崩了。
我翻了史料,这座寺庙经过历朝的建造、被毁、修葺、更名:
始建于唐朝贞观,初名“悯忠寺”,寺内有悯忠阁;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工程完工,赐名悯忠寺;
安史之乱时,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恢复悯忠寺;
唐末景福年间(892—893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修悯忠阁,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
辽清宁三年 (1057年),幽州大地震,悯忠寺被毁;
辽咸雍六年(1070年)奉诏修复后改称大悯忠寺;
明正统二年 (1437年),寺僧相熔法师募资进行了修葺,易名为崇福寺。
清朝廷崇戒律,在寺院设戒坛。雍正十二年(1734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戒法事,并正式更名为法源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法源寺应诏再次整修,竣工后乾隆皇帝亲自来到法源寺,御书“法海真源”匾额赐寺,此匾便是悬挂在大雄宝殿上方的匾。乾隆在寺内还写下了“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的诗句。
站在悯忠阁下,我并没有感到“悯忠高阁,去天一握”,因为,现在的悯忠高阁并不高。古人崇尚天,无论是山,台,楼,阁,越高越好,越高与天越接近,越能眼界四开,天高地阔,临高而气傲,居高而通灵。我想,那时的悯忠阁,一定有“在天一握”的气派。
要我看,古时,恰恰是悯忠阁的高高在上,加速了坍塌的速度,可谓“高处不胜寒”。如今的悯忠阁,不要那高,只要保持如海的气量,大慈大悲,便也能一样弘扬佛法、安慰亡灵。
在法源寺的院内,安静地放置着六座龟趺驮着的石碑,我等无才,内容一头雾水,只能看懂刻碑的朝代,唐代、明代、清代等等。僧人介绍说,碑上记录的是建造、修葺寺院的原由和过程。
石碑上的刻字风格各异,却都是笔力深厚。岁月已将石碑剥蚀得部分脱落,斑驳不清,曾经锐利的刻字经过千年百年的打磨也已失去了棱角。这就是石碑的历史,亦是它们所陪伴的寺院的历史。我们可以修复,但即使用上最现代化的手段,恢复得再美观,也无法回到最初的从前的样子,古色和古香正在渐行渐远。
就像我曾经面对甘肃天水麦积山泥塑时所慨叹的那样,是遗憾,也是无奈。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