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习俗里这只干巴巴的酱鸭,从南宋挂到今天

2023-09-11 来源:旧番剧
2018-02-11 07:4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方涛 记者 孙雯

腊月习俗里这只干巴巴的酱鸭,从南宋挂到今天


腊月的很多习俗,事关中国人精神生活。
如今,提到腊月,人们想到的关键词可能是——进补、冷、过年,却不知其背后有很多故事,以及很多历经时间的风俗衍变。
今天,我们就拎几条腊月的“讲究”。它在按部就班中,经历着因政治、经济、气候而起的变化。
当然,也有意外,比如,在宋代腊月,如果有一场不期而遇的降雪,富贵人家简直要玩疯了,遇雪则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友。文人雅士则取腊雪,烹雪煎茶。穷人也有穷人的过法,“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撃皷,寻门乞钱”。
特别是南宋,在《武林旧事》《梦梁录》中都有记载,可见,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风俗的融合。
●腊月初八
一碗“小型农业博览会”
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谈及腊八节,则非喝一碗滚滚的腊八粥不能尽兴。
有关腊八粥的记载,目前最早见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周密的《武林旧事》: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
由此足见,腊八粥最早是与传统文化有关,后为民间效仿,成为应景的美食或药膳。
到宋代,寺中专门配料制作腊八粥,不再用晒干的饭菜了。此时,本由谷类加红豆煮的腊八粥,变得越来越丰富。
值得一说的是,写《梦梁录》的吴自牧是钱塘人,《梦粱录》大约成书于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专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旧景,民风民俗。
南宋崇佛,都城临安佛寺众多。腊八粥纷繁复杂的做法,很可能最早在杭州民间兴起。
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介绍的配料大概是最为具体丰富的了: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