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习俗里这只干巴巴的酱鸭,从南宋挂到今天(2)

2023-09-11 来源:旧番剧
难怪,老舍先生曾调侃道“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对于不识五谷的现代人,要分辨和找齐这些配料还真不容易。不过,没关系,日常所食的谷物和果仁果脯,你尽管往锅里扔就行。
帝王之家煮一碗腊八粥更是兴师动众。
清代,雍和宫煮腊八粥,一律由内务操办,据记载,一顿要耗费白银十万两。
咸丰以前,雍和宫要熬“五大锅又一小锅”:首锅供于佛前,二锅献于朝廷,三锅给王公士庶和大喇嘛,四锅送文武官员和封寄各省的地方官吏,五锅给本寺僧众。最后,三至五锅粥余下混在一起,于初八日早晨施予平民百姓。
清末时局飘摇,但煮腊八粥的排场却没有落下。
●腊月二十三
你对灶王爷做了什么
“二十三,去上班。二十四,去上班。二十五,去上班……”当下的都市男女在自嘲之余,难以掩饰的是对传统风俗的好奇和向往。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最初,它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后渐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也就是说,这一夜,灶王要上天“述职”。但他可能不是飞上去的,应该是“蹦跶”上去的。因为,灶王的坐骑叫灶马,是一种常见于农村厨房的小虫子。灶马爬过之处会留下淡淡的痕迹。成语“蛛丝马迹”即来源于此。
灶王虽小,却也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一家人一年的行为都将记录其中。
古人或以酒糟涂抹灶门,名曰“醉司命”,让灶王爷喝得醉醺醺的;又常将糖瓜或关东糖供在灶前,意为让灶王爷多尝点甜头——吃人嘴短,以便多多美言;另有一说是借此粘住灶王爷的嘴。
不过,作家莫言却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你粘住了他的嘴,坏话固然是不能说了,好话不也说不了了嘛!
每年小年,都有人各据南北,吵个不停。南宋的官方小年,据《武林旧事》记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之所以变成二十三,是因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后为民间效仿。
其实,在古代,过小年还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这句话很好懂,不同的社会阶层,过小年的时间也不一样。后来逐渐演化出地域差异。
●腊月二十四至二十九
不能拒绝这长肉的日子
一般来说,腊月二十四都要年终大扫除,北方谓之“扫房”,南方谓之“弹尘”。不过,这个时间已经不那么固定,在北方,前一年挂起的灶王爷画像上,往往还写明“扫舍”的良辰吉日。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