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13)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这些年出于工作的缘故,我常需要获得一些“有效信息”,所以多是读目的性更强的工具书,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有用之书”。我觉得所谓“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之间的区别在于它的内容是否具有“功能性”,为某个具体的目的而服务。功能至上时,人对于书的喜好和感受就都不再是首要的因素。我们读“有用之书”是为了获取信息,而读“无用之书”则完全是感受所驱动的。我书架上摆的书大多是“无用”的,“有用之书”更像是我短暂的同行者,“无用之书”则是常交往的好朋友。
我记得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时,老师常说,如果有读不进去的文献,就“let it wash over you”,本意是说读不懂没关系,你就让它们浸染过你的身体,其余的交给时间。我认为读书就如同交友,随心随意最重要,自然和尊重自己的心意最好。如果你这个阶段出于某种原因一定要逼迫自己读某类书籍,那就去做;如果你准备好了,愿意拥抱更多所谓“无用之书”,那同样很好。
不抱目的去阅读
李松蔚
著名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我有一本如老朋友般存在的“无用之书”,是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记录了他40岁左右和妻子两人在欧洲的见闻。大多是关于每天的饮食起居、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作为外来者如何融入一个新地域的一些随笔。在翻阅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从“中年危机”的状态里转变到逐渐安顿下来的过程。全书并没有提供给我解决生活的焦虑或是抑郁的方法论,对我自己本身的职业而言,也并不会带来实际的效益,但他的文字给了我内心的宽慰。我一直将这本书保留在身边,时不时想起了就会回过头去翻阅,书页都已经磨旧了。
在我的理解中,大部分书在出版的时候其实都会有目的性,为什么要出版?受众是哪些?当一本书的目的更多是展现作者的人格魅力、生活方式,或是和读者产生共鸣的这些私密的“情绪价值”,那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无用之书”。因为“无用之书”的目的或许并不是解答什么,而是表达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并不是真的需要标准答案,而是需要与人交流。通过读“无用之书”能让你感受到别人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的人生,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相比于到互联网上去与某个人达成这种交流,阅读“无用之书”似乎会显得更厚重一些。在我看来,阅读“无用之书”的过程需要有同样的“不抱目的”的阅读态度。将“无用”贯彻到底的前提就是你不图任何东西,只是将一段和书相处的时间完全留给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些时间,什么都不为,单纯为了自己。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