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8)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年前我搬了一次家,也换了办公室的地点。我“抛弃”了大量之前读过的书,将它们送给了朋友,而后添了新书,所以现在我书房里95%的书都是还没读过的。但“抛弃”是不是代表我认为它们“无用”?不尽然。我觉得它们都很有用,只是我读过了,我只不过是要腾出空间,让新的书进来。
其实,我实在不知道什么样的书才能被称作“无用之书”,因为“无用”这种主观的定义实在是见仁见智。如果非要定义,那就是你打开了这本书之后,学不到任何东西,或是觉得无趣,那大概可以算得上“无用”。事实上,我觉得一本书最有用之处往往是“我在看它之前,都还不知道能够用它来做什么”,只有这样,阅读的过程你才能全情投入,有获得惊喜的可能。
所以让我推荐“无用之书”实为勉强,脑子里唯一蹦出来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用的字典。现在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手机和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工具可以代替字典,字典的意义是什么?但当我在翻阅一些老字典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它展现出的组织文字和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秩序的美感。但转念一想,我从中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这到底能否算是一种用处?
所以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把书当成工具的话,它就已经脱离了“有用”和“没用”这样的二元分类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对书都是这样理解的话,那我们可能就开放一些。当我们的思维开放一些的时候,对待书的态度也开放一些的时候,碰到真正的“无用之书”的机会大概会比较少一点。
读书不必有所求
廖伟棠
中国香港作家,诗人,摄影师,自由撰稿人
我看的书90%以上都是无用的,其中诗集、画册、绘本占了大多数,它们塑造了我,近乎一群神。我认为无用之书可以是积极的,让人以无聊之事打发有限之生的书,那样一来一点也不“闲”。我也并不认为人人都需要读无用之书,任何一件事,人人都做,那就充满了功利算计。无用就无用,别想着大用,那样太俗了。秉着有所求的欲望去读书,必定与书的精神疏远。当实用性、指导性由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接手,我们才可以真正亲近书,那种关乎感官、灵魂的慢,是对人生与美而不是知识的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