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回答(6)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深邃智慧,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行稳致远的中国方案,商量着办的中国方式,言出必行的中国声音和中国行动,不断刷新着世界。
学者定义的“社会历史分叉期”,通向的不外乎:战争还是和平、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一个变乱交织的时代,倒逼着全球治理的升级,呼唤着世界观念的转变。
当此时刻,中国,有一脉相承的坚守。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是中国对待朋友的一贯态度。国内几次主办相关外交活动,总书记一天要忙上十多个小时,日程紧凑到分钟。即便再晚,也会同每一位来华参会的政要见一面、谈一谈。
大国交往时,有“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胸襟;周边外交中,有“勺子和碗总有碰到的时候”“把分歧管控好,把合作谈起来,一时难以谈拢的可以暂时搁置”的气度。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道之行,在波谲云诡的国际风云下,更显可贵。
重信守诺,以己率人。无论在全球治理领域,还是对朋友伙伴,中国行之以躬的作风均赢得广泛赞誉。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谈到历届中非合作论坛,总书记说:“凡是中国作出的承诺都兑现了”。非洲一位国家元首有感而发:“过去殖民者给非洲带来灾难,现在中国给非洲带来了新生。如果当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请他们也听听习主席的这篇讲话!”
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两年多里,人们既体悟到了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远见与深刻洞察力,也看到了一个大国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向34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向150多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当此时刻,中国,有开拓创新的作为。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机遇里有着最值得期许的未来。
在世界渴望读懂中国的时候,“一带一路”如同打开了一扇窗。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放眼全球,“一带一路”在轮船的鸣笛、在码头的装卸、在桥梁的建造、在田野的耕耘、在工厂的轰鸣中,正创造无数新的合作共赢故事。
有外媒评价说:“恐怕找不出比中国更合适的国家来传递关于经济未来的信心。”中国倡导创立的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了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企业家争相前来“赶集”的盛况,给许多外国政要留下了深刻印象。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以三座桥为喻,形容了中国之于世界的角色:“通往世界之桥,通往繁荣之桥,通往未来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