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扳不倒“皇权”?(4)
2023-12-21 来源:旧番剧
这一时期,日本以举国之力学习西方,政体模仿德意志帝国构筑二元君主制,国家设立议会,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又称明治宪法),组成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制国家机器。
短短几十年间,明治政府通过牢牢掌握宣传工具,奉以天皇为绝对中心的“皇国史观”为全民族统治纲领,将日本凝聚一心:
《军人敕谕》,旨在通过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统帅,实现全日本国民的武士化,直接为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化奠定思想基础;《教育敕语》,鼓吹“克忠克孝亿兆一心”,确立了封建军国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全面统治。
更值得注意的是,天皇不仅是政治领袖,而且是日本国民普遍信仰的神道教最高宗教领袖,政教合一。这一点同样能解释日本皇室的保守之风。
在绝对君权与神国信仰的加持下,从上至下的每个阶层对天皇“扬国威于四海,拓波涛于万里”的雄心壮志深信不疑。
但随着无神论的国际共产主义兴起,反对天皇制的声音在相对宽松的大正时期出现。上世纪二十年代,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日本国内民生凋敝,左翼劳工运动抬头。192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日本共产党宣告成立,两年后遭到检举转入地下,最后解体。
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皇位由裕仁接棒,开启长达63年的昭和时代。日共再度成立,首次提出“天皇制”概念,并主张废除天皇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二阶段革命论。
日共旗帜
1928年2月,“大日本帝国”举行普选后的第一次大选,不被当局承认的日共因公开支持社会主义和劳工倾向的政党并取得席位,被首相田中以违反治安法为由被下令绞杀,上演了一场日版的“国会纵火案”。自此,左翼人士及政党销声匿迹,裕仁在铲除反对之声后,也得以在军国主义化的道路上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