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祥事件:为什么社会越来越开放(7)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还可能存在其他性的意义,这里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性行为的理由可以完全和爱与长期关系不相关,包括且不限于以上几种可能。
三、两性关系认知的历史进程
人们对两性关系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你现在觉得天经地义的东西,在过去很可能是大逆不道,在未来则可能是泯灭人性。
表面上看,两性关系观念似乎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关,比如中东保守,北欧开放。
但我们纵观全球文明的不同阶段则会发现,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民族,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其两性关系观念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比如无论是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还是东方儒家文明,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的时代,都呈现出了“封建专偶制”,其特点惊人的相似。
(有人说中国的君主专制不是封建社会,这首先是个翻译的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判断一个社会的性质,会去考察这个社会从生产到分配的各个环节、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看这个社会有个怎样的朝廷。
即便是共和制没有君主,也可能是封建社会(比如早期的佛罗伦萨共和国)。
因此“封建社会”是指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地主世代统治着从生产到分配的各个环节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的社会。至于地主内部如何划分权利,是封邦建国还是中央集权甚至共和,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简单地说,“封建社会”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判断的, 而不是从政府的组织形式来判断的。)
因此两性关系观念会随着历史进程而发展,具有唯一的发展路径,是从属于与之对应的生产关系之下的子关系。
建议大家不要局限在自己现有的立场中,用本朝的剑斩前朝或者外国的官,看个印度电影大呼“竟然和未成年人结婚”,看个古装片“竟然包办婚姻”,看个西方电影“他们竟然先上床后恋爱”。
用当下的观念批判古代、讥笑中东、嘲讽西方,反正跟他不一样的都是“三观不正”。
如果你想进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思考,你就必须认识到,你现有的那套天经地义、三观极正的观念,不过是历史进程的一个节点,昙花一现,且不说漫漫的历史长河,在你有生之年都会发生巨大改变。
普适性观念:不受历史进程的影响,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均成立的观念,比如社会对恶意谋杀的评价。
非普适性观念: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观念,不存在普适性的准则,比如两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