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本格推理五大奇书,是噱头还是真厉害?(5)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姑获鸟之夏》,京极夏彦著,林哲逸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当然,《姑获鸟之夏》也通过角色之口不断向读者阐述,所谓的“妖怪”其实是人心,是特定社会环境和生活遭遇下的产物,破解这一类案件,需要的不是科学理论、物理化学知识,而是“攻心”,因为心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以毒攻毒,以妖对妖,就是京极夏彦的解法。
拨开现象看本质,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其实和社会派推理有相似之处,想要破解谜团,必须找出动机,而和社会派不同的是,京极夏彦作品中的动机,并不是普世的社会阴暗面和阶级矛盾,而是非常私人化的情愫。
如果换一个作家来写,《姑获鸟之夏》这样的作品可能就不会有人买账,但京极夏彦有足够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妖怪文化的研究领域他本来就是权威,再加上他的作品人物丰满、布局精巧,且有一套充分自洽的语言、行为、逻辑体系,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能够把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洗脑”般让大部分读者接受,并且喜爱,这就是《姑获鸟之夏》的“奇”。
1998年《恐怖的人狼城》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有迹可考,是出版了三本之后出版社有意捆绑在一起营销所致,但新本格五大奇书的说法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出处。
这一现象在推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说阿加莎、松本清张、柯南道尔是“三大宗师”,阿加莎、奎因、卡尔是“三巨头”,“变格推理”是日本推理早期的主流流派等,其实并无确切出处,其准确性也未可知,但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推理读者群中,在不同国家的引进、宣传过程中,这些名号口口相传,最终变成了一个并不权威,但一定适合营销的slogan。从这点上看,我并不认为这是坏事,不管是什么理由,只要有更多人因此接触到推理小说,就是好事。毕竟我们最终讨论的还是作品本身。就像“新本格”这个词,本身也只是《水车馆事件》的营销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