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2)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那么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是怎么把仗打赢的,就是湘军之道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来总结湘军取胜之道,两个字来总结,“拙”和“诚”,“拙”就是笨,“诚”就是认真。所以,中国宋明理学家讲叫“不诚无物”。曾国藩最信任的修行方法就是朱熹的方法,就是每天你要端坐,你要格物致知,你要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所以“拙”和“诚”这两个字,是湘军最重要的原则。
怎么体现拙和诚呢?他们的原则叫作用笨人做笨事,打仗用笨人不要用聪明人。曾国藩说,特别不喜欢用那种,眉飞色舞的人。为什么不能用?说一个人你看他讲话有煽动力,他眉飞色舞,他巧言令色。好了,一旦到了阵前有了变动,他能够鼓舞起来,一大帮人跟他走。就他的语言能力能够煽动。这时候会给军心浮动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他喜欢用木讷的,喜欢用不怎么说话的、话少的人,这是第一个,我们说用笨人做笨事。
这个什么叫作“用笨人”,叫“选士人,领山农”。这是曾国藩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选士人别人打仗都喜欢选武夫,都喜欢选有战斗经验的力量强的。他不是,他选一群读书人。你说读书人能打仗吗?这个跟我们过去对于战争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他的干将叫罗泽南,罗泽南这个人的故事,真的太感人了。这是一个老儒生。罗泽南有多穷苦呢?给你们看看,罗泽南是一个老秀才,也是湘乡人,比曾国藩大四岁。这个人是个奇人,奇到什么程度?他身世之悲苦,运数之奇。这个作者讲说,只有今天韩剧的主角,可以与之相比。
出身极穷,“少好学,家贫,夜无灯,读书月下,倦即露宿达旦。”就直接在外头就睡着了。母亲与三个兄长先后饥病而死,就是妈妈和三个兄长都饿死了。29岁那年,他出去考试,回到家里边刚一回家,听到妻子的哭声。原来,因为大旱无粮,三个儿子都饿死了。当天晚上,三个儿子都饿死了。参加了七次科举考试,年过三十考上了一个秀才。四十岁以后仍然是教书为生,遇有灾年仍然无米为炊。就是这么一个又瘦又弱又老的这么一个儒生。但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论多么穷苦,从来不以个人之穷达为忧,而是专心理学,以经世致用为志,坚信自己能成大事。
太平军起了以后,他就到了曾国藩部下,做了一个嫡系的部下。虽然以前从来没有摸过兵器。但是他带兵作战居然卓有成效,征战四年克城数十,历经二百余战几无败绩,还屡屡以少胜多,堪称湘军中的战神。那曾国藩就分析,为什么儒生打仗能赢呢?
第一,勇敢。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儒生学理学?理学是什么?理学就是生死之学,就是你能够参破生死。每战必先忠勇冠时。就是如果一个人把生死都看透了,不怕了。就是我每天读书为什么?读书为的不就是舍生取义吗?现在舍生取义的机会来了,验证我修炼得好不好的机会,已经到了,战场上是最好的修炼的时机,这才是一个人真正学理学,学以致用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所以他说这些人更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