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阅读|李普曼与我们的世纪(上)(3)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三次抛弃,三次幻灭,其间的绝望感不难想象。茨威格丧失了新时代会到来的信念,他叹道:60岁的年纪,他已经太累了,不能再有个新开端。于是,他选择弃世,和爱人一起,《昨日的世界》最后一句是:“不过,每个影子毕竟也都是光的孩子。只有那些经历过光明与黑暗、战争与和平、兴盛与衰败的人,才算真正生活过。”
1914年给另一个人的生活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罗纳德·斯蒂尔(Ronald Steel)所著的《李普曼传》开篇这样描述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生平:
沃尔特·李普曼的生涯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歌舞升平的年代。在那些日子里,人类的进步似乎前途无量、势不可挡;在那些日子里,诗人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科学允诺要让所有人生活得悠闲自在、丰衣足食。李普曼的生涯结束时,伴随着他的却是越南战争的创伤、水门事件的耻辱和街头横冲直撞的闹事者。李普曼的生涯跨越了一个世纪,这是美利坚帝国诞生而成长壮大而开始衰落的世纪,这是一个被一些人最初豪情满怀、后来却又愁思满腹地称为“美国世纪”的时代。
和茨威格一样,李普曼是横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人。只不过茨威格的生命意外中断了。他见证了欧洲的衰落,但他曾经带着发自内心最深处的自由作为一个欧洲人生活过。在欧洲的理念沉沦之际(1942年茨威格自杀时,看起来就是如此),他也走向了毁灭。可以说,他生于欧洲,死于欧洲(尽管他实际上殁于遥远的巴西)。
如果让李普曼写自传,大概他也会写道,“我们这一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经历了如此的情形:从精神思想的巅峰到道德上的堕落深渊。”只不过,李普曼面对的不是十九世纪的欧洲,而是美国世纪。
将李普曼放入美国世纪
罗纳德·斯蒂尔的李普曼传记读起来就好比二十世纪前四分之三的历史。事实上,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就叫做《李普曼与美国世纪》(Walter Lippmann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1981)。可以说,李普曼度过并帮助形成了美国生活中一段非同寻常的转变时期。
我们不断地回到1914年,它真是个太重要的年份,美国的转折点也可以从彼时算起。或者,更准确地,按照李普曼的话来说,在1917年4月6日之前,美国仍然是一个“觉得把花在战舰上的钱最好花在校舍上的国家”;然而,在这一天,美国对德国宣战,并在1918年取得胜利,随后开始了最终被称为“美国世纪”的历程。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