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


撰文 / 刘健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人类与机器的“相处之道”已是不得不去思考的话题,机器究竟是人类的“帮手”,还是取代人类的“威胁”?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在一代又一代的科幻作家笔下,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就自然界整体而言,人类并非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物种。事实上,很多灵长类动物都能够使用自然物作为工具,甚至能够对其进行简单加工,使之更加顺手。但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能够大规模使用工具,而且能够持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
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类不仅仅能够继承和改进前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甚至还能够根据需求,先在大脑中构想出工具的样貌,然后再按照构想把它制造出来。这种创造新工具的能力,使人类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不过,真正让工具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则是工业时代到来之后。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6年,詹姆斯·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简单的工具进化成了复杂的机器,从此,机械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使人类的生产力开始爆炸式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人类的肢体能力,而有些人却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机器也能拓展人类的思维能力。
查尔斯·巴贝奇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兼机械工程师,中国科幻作家郑军根据这位历史上真正存在的著名学者的生平,创作了短篇科幻小说《国家机密》。在小说中,巴贝奇利用自己在英国上层的人脉关系,说服英国政府出资建造一座“国家工厂”。但这其实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幌子,建设这座工厂的真正目的是要制造出一台使用蒸汽动力的“超级计算机”,从而让英国获得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技霸权。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