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2)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在真实的历史上,巴贝奇的确提出了蒸汽动力的纯机械计算机的构想,但最终却并未真正将其变为实物,原因是因为蒸汽不是计算机理想的动力源。直到电动机和电子管等电器元件被发明后,电子计算机才真正具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不过,人类对于“机器功能”的想象不仅限于代替人类去思考,甚至想按照自己的样貌创造出“新人”。

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


人类按照自己的样貌创造出“新人”
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表了他的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并且催生出“机器人”这个概念。此后,众多妄想消灭人类取而代之的机器人,便成为西方通俗文化中的常见形象。直到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巨匠,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普作家”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登场,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创造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才蜕去了地摊杂志上的廉价反派形象,成为了人类进军星辰大海的好伙伴。
不过,就算是只能在太空中使用,拥有智慧的机器似乎也并不怎么靠谱。在弗兰克·赫伯特的科幻巨著《沙丘》中,人类在遥远的未来为了能否使用这些智慧的机器,而爆发了一场“巴特勒圣战”。圣战的结果是反人工智能的一方取得了胜利,并颁布法令摧毁境内一切有智慧的机器,并永久禁止任何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存在。没有了人工智能的协助,人类就只能依靠强化人体自身的机能替代之,分化出了领航员、门塔特、苏克医生等不同种类的具有特化能力的“新人类”。

人类与机器如何才能走向“碳-铁”文明共同体?


科幻电影《沙丘》剧照
当然,并不是所有科幻作家笔下的人与智慧机器之间的关系都那么不可调和。日本科幻作家筒井康隆曾经创作过一篇名为《小蓝升天》的小说,其中的主人公小蓝是一台智慧汽车。它与主人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小蓝使用年限将至,在彻底关闭前,小蓝向主人讲出了最后的愿望:希望在“天堂”里,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真正的人,都能好好相处。只有熟悉科幻文化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出作者这句话的深刻意涵。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