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应适当回归“野性”精神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为什么学校体育教学项目减少了
我是体育教师出身,在担任校长的20多年时间里,接触过非常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其中很多人都为一件事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所困。小时候,我们光着脚就敢在水泥地上跑步,抓把沙子就能当镁粉上单杆做支撑回环,遇到障碍就想跳过去。然而时过境迁,现在不光低年级学生不会跳山羊、高年级学生不会爬云梯,就连一些大学也取消了长跑等项目。
在我看来,各种变化无非归结于一个“责任”。多练多危险、多动多隐患,少练少担责,无事一身轻。这样的想法逐渐成了主流,只有少数体育教师会表现出“这个项目必须得练,出了事我承担”的霸气与担当。这体现出当今体育教师过于追求稳妥与规范的心态,缺少“野性”的教育观。“野性”一词,在词典里的解释为“性情不驯顺”。在我看来,应当适当倡导“野性”——身强体壮,意志坚强,具备吃苦耐劳、崇尚自由的生命精神。这种“野性”是内在充沛生命力的象征,是身体的舒展、思维的奔放,是生命自然的状态。细细品来这与体育乃至当今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反观近些年的教育,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考试要考的,从学生、家长到教育主管者都非常重视。不考或者一些不太重要的考核科目,日渐成为“鸡肋”,体育等科目某种程度上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此外,由于各方面顾忌安全等原因,关于生存和自护等许多方面的教育都是空白,在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的设计中,“野性”正渐行渐远。
国外体育教学经验与中国反思
这让我不禁想起在邻国日本交流时了解到的情况。在日本,如果孩子体育课发生了意外伤害,家长是要到学校给教师赔礼道歉的,因为在家长看来,这是自己孩子给学校和教师增添了麻烦。这与我们国内的情况大相径庭,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家长就有可能会投诉学校和教师,久而久之,教师们尤其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被束缚住了手脚,变得提心吊胆,更不敢组织孩子进行大运动量、带有危险性的活动和项目。很显然,两国家长教育理念的差别,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美国教育类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讲述了当下全球教育的一个困境:人和自然的关系渐行渐远,人越来越成为人的模样,逐渐退却了人的“自然禀赋”,曾经人被称为“自然之子”,而现在却慢慢变得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们沉浸在现代化的生活教育环境中,一切被格式化、网格化、片段化,渐渐成长为被过分“规矩和驯服”的一代。他们如同被抛掷在一个封闭的教育环境中,安全、舒适,但缺少了生命的“野性”,丧失了本性中的生存意识。当孩子们在应试教育中变成了城市的囚徒,我们需要更多地唤醒他们的野性,让他们重新成为自然的孩子。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