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埠头的故事(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因为河埠头常有姑娘出现,小伙子总喜欢向那里多瞄上几眼,如果有心上人在那里洗涤,小伙子对河埠头也就更加牵肠挂肚,有事没事总喜欢去站一站,望着河水发发呆。下焦营巷有个忠厚老实的罗汉民,他“吃对”三佛厂口的胖姑娘卜佳英,每天清晨上班前,捧着饭碗捏着筷子,在离家不远的河埠头等待佳英的出现。18岁的佳英做家务一把好手,对汉民也有点儿意思,于是每天到时候就挎着篮儿放点东西往河埠头去,实则是一次约会,青春的吸引,有着无穷的力量。
这段感情被佳英娘知道了,火冒三丈。她嫌弃汉民家太穷。从此不准桂英去河埠头洗东西。佳英跟家里吵翻了天,饭都不吃了。汉民无奈上门去解释,老泼妇一个巴掌打得汉民眼泪横流。汉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来住进了单位的集体宿舍。一段在河埠头培育起来的爱情,就这样无奈地结束了。
建造一个称心如意的河埠头,大有讲究
建造河埠头可宽可窄,既可以伸出驳岸双面落水,也可以小巧玲珑单面落水,再考究的廊屋式河埠头,晴天晒不到太阳,雨天淋不湿衣裳,把河埠头的趋利避害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郊区的河埠头甚至扮演了酒壶和尿壶的双重角色。用青石、花岗岩块石砌成的河埠头左右两边成梯形,一边是专供洗清洁食用品的河埠,另一边是专洗尿布拖把的邋遢河埠。一埠分用,通常上游是清爽河埠用来淘米洗菜,下游是邋遢河埠用来洗粪桶农具,两个河埠近在咫尺,功能不可混淆。不过通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邋遢河埠一般要到晌午后才能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沿市河两岸的房屋必须造得高出水面一大截,以免水位上涨时,遭到龙王爷的祸害。一旦房基远离了水面,若想再亲近河水,只能请石匠师傅修造河埠头,用石头铺垫台阶一节节地往水中延伸,才能享受到水源带来的便捷。
要建造一个称心如意的河埠头,石匠首先要稳固基础,其次是要了解木料和石料的作用、性能。从外面看,河埠头的平台、踏级、石墙,都由石材组成,其实支撑河埠头的基础,恰恰是底层密集的木桩。打桩木料要用松木。常言道,“千年不烂水底松”,松木油性重,常年在水下不烂。
河埠头的石材,选用的是青石和紫青石。它们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泽古朴,属于上等石料,往往要从绍兴或者安徽采购运来。虽然杭城周边石灰岩和其他石料也很多,但都不及这两样好。
造河埠头,用的是传统的黏合剂和灌浇浆术。在没有洋灰水泥的从前,通常采用在石灰中掺入糯米、桐油、血料等有机物,变成绕浆石灰。十几口大锅烧起糯米粥,拌入石灰以及其他材料,这些香喷喷的浆汁煮上一昼夜后就成了灌浇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