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在北京南五环外的麋鹿,传奇身世不逊于大熊猫(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马鹿 郭耕摄

栖息在北京南五环外的麋鹿,传奇身世不逊于大熊猫


驯鹿 视觉中国图

栖息在北京南五环外的麋鹿,传奇身世不逊于大熊猫


驼鹿 视觉中国图
麋鹿的角似鹿非鹿,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脸似马非马。还有一说是,它的颈似驼非驼。钟震宇解释说,“这是适应湿地环境的结果。200多万年前,麋鹿逐渐从原始鹿分化出来,离开森林,走向湿地。”
在湿地生存的鹿,进化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头和尾巴。雄麋鹿头上长着一对分叉的角,分支向后,而一般的鹿角,分支向前。钟震宇将其比作麋鹿开道的工具,“如果麋鹿的角分支向前,就像一对‘草叉子’,在芦苇丛生的湿地会寸步难行。”麋鹿的尾巴是驱赶蚊虫的“利器”,有六七十厘米长,在古代一度被作为文人雅士的“拂尘”。
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把麋鹿“看走眼”。这种既像又不像的动物,跟讲究分门别类、条线清晰的科学,多少有点“八字不合”。况且,在西学东渐之前,中国古代对麋鹿的记载以博物观察为主,没有科学系统的分类。
清乾隆皇帝就曾“傻傻分不清”。1767年冬至,他闲来无事,想起《礼记·月令》中有“孟冬,麋角解”的记载。麋即麋鹿,雄性有角。而据他狩猎观察,马鹿、梅花鹿都是在夏天换角,怎么会有冬天换角的鹿?
怪哉!乾隆想不明白,于是派御前侍卫五福,前往城南二十里的皇家猎苑——南苑,也就是南海子,一探究竟。那里的鹿圈,圈养了一百多头“麈”(音主),跟一般的鹿不太一样,有没有可能正在换角?
果不其然,五福很快捡了一只鹿角回来,并禀报说:“那里的‘麈’正在换角,有的一对角全掉了,有的只掉了一只角。”乾隆接过来一看,“爽然自失”。宋代学者司马光在《名苑》中解释说,“鹿之大者为麈”。他据此草下结论:看来古人是把麈和麋搞混了,“天下知识真是无穷无尽,事物就这样不容易摸透啊!”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