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始末,大清为何败得如此之惨?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18000人占领北京。
咸丰皇帝以“北狩”为名,不顾国家社稷和百姓安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列强占领北京的50多天里,到底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为何他们占领北京后,又要放弃北京撤退了呢?
今天就来聊聊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始末,大清为何败得如此之惨?


中国南海上的走私船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按照条约的内容,中国向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之后的三年,依靠通商特权,英国对华贸易额由1842年的96万英镑,激增至239万英镑。
然而从1846年起,英国对华贸易额度却逐年下降。
到了1854年,英国对华贸易额仅为签订《南京条约》时的58%。
奇怪了呢?
通过《南京条约》,英国获得了在广州、福州等地的自由贸易权。
通过1843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英国又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划定租界、军舰可停泊中国口岸,以及协定关税(中国无权自主决定关税,英国商品一律值百抽五)等诸多特权。
按理说,英国拥有如此多的商贸特权,再加上工业革命带来的制造成本优势,英国商品应该席卷中国市场,怎么会没人买呢?
导致问题的原因,当时的英国人其实知道,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英国向中国倾销了大量的鸦片,而中国的整体购买力又是有上限的。当中国人手中的白银大部分都用于购买鸦片后,自然就没多少钱再购买英国的其他工业品了。
第二,中国的市场需求不同于欧洲,比如在欧洲热销的刀叉等商品,在中国根本没人买。
第三,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特别强大的抵制力。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三点原因,除第三点外,其余两点都好解决。
鸦片挤占了其他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英国商人不卖鸦片不就好了。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