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始末,大清为何败得如此之惨?(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中国人的需求不同于欧洲人,英国商人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调整商品种类不就好了。
然而,由于当时的英国政府和英国商人不愿意放弃鸦片贸易这块大蛋糕,也不愿意迎合中国市场而调整本国的生产。
因而英国人想到的解决贸易额下滑的方式,就是试图瓦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火烧圆明园始末,大清为何败得如此之惨?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那么英国要怎么做,才能瓦解中国的小农经济呢?
很显然,就是通过“修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
大英的商品在中国没人买?
OK,那就多开几个通商口岸,扩大中国市场。潜在客户多了,贸易额自然就上去了。
1854年三月,为了扩大市场,英、法、美三国的驻华公使拿着一份新拟定的条约,组团来到广州,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在条约上签字。
这份新条约的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要求清政府增开辟商埠,重点增开长江下游沿岸城市;
二是清政府允许英、法、美三国的船只直通中国长江流域,以此降低洋货的运输成本。
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列强希望增开长江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为什么要找两广总督?难道不是应该找两江总督谈判吗?
这是因为《南京条约》签订后,时任两广总督徐广缙对英国人的态度非常强硬,他并没有履行条约承诺,如允许英国商人进广州做生意。
每当英国公使要求他允许英国商人进广州,他就以广州民众仇视英国人,出了事情,自己可不负责为由,予以拒绝。
而当时的英国政府由于种种原因,也并没有出兵报复清朝。
这件事被道光皇帝知道后,他认为徐广缙扬我国威,大挫英夷的嚣张气焰,能力出众,因此便将天津及两江地区的外事处理权,一并移交给了徐广缙。
1852年9月,徐广缙被调往湖南镇压太平军,叶名琛接任两广总督。
咸丰皇帝当时新君登基,延续了道光朝的很多旧例,依旧将上海、南京等地的外事处理交给两广总督负责。
所以,当英、法、美三国公使要求“修约”,增开长江下游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时,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大臣便不是两江总督,而是两广总督叶名琛。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